玉宸金章

壹炁化三清

修真武俠

玉宸看著身前躺在大青石上的男子皺了皺眉,伸手壹勾,略長的指甲輕而易舉的割開了男子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學

玉宸金章 by 壹炁化三清

2022-5-20 21:42

  這樣強求的做法,難免有些紕漏,玉宸也是有些擔心他會做不大最好,故而予以壹定的關註。
  在玉宸的註視下,王陽將裁剪好的梅花紙展開,將松雲墨錠放入硯臺內,緩緩磨墨,拿起狼毫蘸飽了墨汁,壹字壹劃的書寫著從玉宸處聽來的言論,以及自家日月研讀,壹點點揣摩總結出來的感悟。
  精神的高度集中,伴隨著心力的消耗,讓那壹個個文字都是散發出淡淡的光輝,並且有玉石敲擊之聲響起,而後又有壹朵朵乳白色的寶華在文字之間綻放,枝葉蔓延,散發出淡雅的墨香。
  寫著寫著,王陽書寫的文字形體越發優美,並且散發出些許異能,讓人從四面八方,任何壹個角度看,都會覺得這個字是正對著自己的。
  這正是儒家書法境界三大異象,筆落有聲、妙筆生花和字骨天成。
  玉宸挑了挑眉頭,笑道:“書法之道,盡然在這個時候突破了嗎?”
  王陽所在的白鹿書院,另壹位大儒也是擡起頭,看著王陽所在方向,逐漸飛舞而出的墨色文氣,不由感慨道:“想不到,王陽這些書寫自身感悟,竟然順帶凝聚墨跡文氣,果然是天數垂青之人,所作所為都有天助。”
  說著,他也是取出紙筆,書寫了幾個字,同樣有玉石之聲響起,卻不如王陽來的清脆,同樣有寶華枝蔓生長,卻略顯雜亂。
  “苦練書法壹甲子,還比不得他壹日之功啊!”
  回憶起王陽剛來白鹿書院時,同自身相差無幾的書法造詣,這位大儒嘆了口氣,隨手將毛筆扔下。
  正所謂萬物皆可入道,儒家書法自然也有著自身玄妙。
  初學書法之人,可以根據自身喜好,臨摹先人留下的字帖,衍生揮翰文氣、染毫文氣、握管文氣等基礎書道文氣,感悟書法異象。
  等到書法造詣精深到壹定程度後,異象領悟兩到三項之後,便可以將自身書法文氣,升華為臨池文氣、芳墨文氣、墨跡文氣壹流。
  若是更進壹步,將書法異象第四重筆走龍蛇壹並領悟,那便可選擇走出自家書法之道,書法文氣也是會升華成雲章文氣、妙墨文氣、妙翰文氣等等擁有奇妙力量的文氣。
  這個時候,在書寫字帖,哪怕再怎麽隨心所欲,所成字帖,都等同於六品靈格之寶。
  要是再進壹步,便是傳說之中的書聖壹流,那時候,其書寫的任何壹個字,都蘊含能夠攔截壹位了六品靈格修士的能力。
  現在,王陽所在境界,雖然處在第二重,但放在中土地方之中,也算得上是壹位書法大家。
  書法的突破,也是讓王陽有了壹些些新的感悟,他重新拿出壹疊裁剪好的梅花紙,根據先前的文章進行了全新的梳理,將其中內容再次精簡。
  並且這壹次,他通過問答的方式,對自家學說進行了壹次新的總結。
  這也導致,二次書寫的《心學》位格有所提升,原本書寫在梅花紙上的廢稿自然燃燒,化作道道文氣,匯聚在新的紙張之上。
  等到正本書寫過大半,《心學》位格穩定,四周虛空之中也是隱約傳出其書寫的內容。
  “《大學》者,昔儒以為大人之學矣。敢問大人之學何以在於明明德乎?”
  “大人者,以天地萬物為壹體者也。其視天下猶壹家,中土猶壹人焉。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,小人矣。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壹體也……”
  此聲壹出,白鹿書院附近的百姓都是停下來的手中的動作,擡頭細細聆聽。白鹿書院中的諸多學子書生,更是發瘋了似的找來紙筆,想要將這部分內容記錄下來。
  壹個書生更是忍不住高呼道:“虛空有聲,道傳四方,這是有大儒書寫自身感悟,書成四品,將要立言的節奏啊!”
  “以對《大學》提問的方式進行總結,是哪壹脈傳承?有哪位臨近四品的大儒來到我們白鹿書院了嗎?還在這個時候書寫感悟?”壹個書生壹邊奮筆疾書,壹邊忍不住開口詢問。
  邊上的書生和學子,沒有壹個人理會他,他們都擔心自家筆墨不夠,小心翼翼的看著邊上的人。
  其中壹人更是在那書生詢問的瞬間,從他的身邊,抽走了兩三張紙。
  “不,妳仔細聽,‘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,而求之於其外,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,而求至善於事事物物之中’這壹段我曾聽王陽王大儒說過!”
  壹個學子寫著寫著,雙目通紅的擡起腦袋,驚呼出聲。
  “閉嘴!”壹個正抄到壹半的書生被嚇了壹跳,手中毛筆壹抖,壹點墨水落在紙上,暈染開來,汙了壹小片。
  氣的雙目通紅的書生,又聽那學子幾乎高呼:“這是王大儒的心學。他竟然要書寫出四品原典,完成立言壹事,他這是要榮升四品了嗎?”
  “妳夠了!”第二次被嚇到,再次汙了壹張紙的書生,看著那還在高呼的學子,順手從邊上拿起壹個硯臺,猛地對著那學子的後腦勺來了壹下,文氣灌輸之下,那硯臺上猛地浮現出壹個“暈”字。
  學子來不及反應,就是暈眩了過去,而將其敲暈之後,書生順手將他寫的東西和筆墨收攏壹部分到手中。
  在書生動手瞬間,邊上另壹位幫他打了下掩護的學子,則是非常自然的將暈過去的學子,留在原地的另壹部分筆墨紙張收入自家手中,而後迅速開始新壹輪的抄寫。
  伴隨著壹個個文字在書生學子的筆下匯聚成篇,絲絲縷縷的文氣也是從他們的紙張上散發出來,虛空之中傳出的聲音也是越發響亮。
  書院內,原本還在嫉妒王陽突破的大儒突然笑了笑,拿起紙筆,同樣抄寫起來,而在這位大儒抄寫的同時,他也是在不斷學習和研究王陽的心學。
  學習、研究,乃至建立新的體系,是儒家修行的核心。
  而前期的學習和研究,同樣是對原有體系的擴張,伴隨著壹位大儒的加入,王陽身前即將完成的《心學》原本穩定的四品位格,又前進了些許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