瀚海雄風

梁羽生

修真武俠

第壹回 單騎壹劍江湖客 萬裏西風瀚海沙
紫塞黃雲望眼遮,征韃未解又天涯,可堪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章

瀚海雄風 by 梁羽生

2018-5-27 06:02

第壹回 單騎壹劍江湖客 萬裏西風瀚海沙
  紫塞黃雲望眼遮,征韃未解又天涯,可堪綠鬢鬥霜華。
  剩水殘山思故國,荒沙瀚海乏仙槎,豪情猶在莫興嗟。
  ——調寄浣溪沙
  漠漠黃沙,驕陽似火。這正是蒙古庫裏戈壁上最炎熱的季節,七月裏的某壹天的中午時候。
  大地都好似喘不過氣來,在這萬裏無垠的大沙漠上,壹切都好似靜止了,看不到什麽有生命的東西,只偶爾可以看見沙石堆中綻出的幾根野草。可是就連這沙漠中生命力最堅韌的野草,也已經桔萎焦黃,縱有風來,它也不會迎風起舞了。
  沒有靜止的只有流沙。壹陣狂風過後,流沙四散,儼若驚濤。沙跟著風移走,就像水在地面上流過壹樣。風沙起處,陽光也染成了壹片黃。黃沙漫天的迷離煙霧之中,略略帶著壹些淡紫的輕藍色,使人遠遠望去,總好像那遙遠的地方是壹個浩瀚的美麗的海洋壹樣。可是任是眼睛再好的人,也看不清楚哪兒是天地相接的地方!
  這真是天地間罕有的奇觀,只有在大戈壁才能見著的奇景。
  在這萬裏無垠的大沙漠上,當真是壹切都靜止了嗎?在這七月裏的中午時候。
  不,這只是往常的情形,但今天卻有例外。
  除了流沙之外,還有壹個人。他是壹個約莫二十三四歲的粗豪青年,騎著壹匹馬,正在庫裏戈壁上冒著風沙前行。
  這青年從來沒有過在沙漠旅行的經驗,此際他正震驚於眼前的奇景,心裏想道:“前人形容‘瀚海’(沙漠)的流沙說是:‘積河成旱,狀如驚濤。遇風則流,乍聚乍散。’形容得真是壹點不錯。”這青年人是從中原來的,他曾經為了這次深入漠北的萬裏壯遊做過壹些準備功夫,讀過壹些有關沙漠的遊記,學過蒙古的語言。看過許多有關蒙古各個部落的風土人情的記述。但如今身歷其境,他只覺得書上所描寫的遠不及他所見到的十壹,是如此的雄奇而又如此的令人怵目驚心!
  這青年只是震驚於眼前的奇景,卻無心欣賞這眼前的奇景,在這樣炎熱的陽光底下,他的整個身體就像壹塊塊要溶化的羊脂,他騎的壹匹千中選壹的國外良駒,也在口吐白沫,幾乎走不動了。而且更要命的是,他所帶的幹糧和食水也快要用完了。
  這青年在黃沙漫天之中,吸了壹口熱風,只覺身體就似要著火焚燒似的,十分難受。他想喝壹口水,壹看水壺裏的水,已是只剩下薄薄的壹圈了。這個大沙漠不知何時方能走出,他苦笑壹聲,只好又把壺蓋蓋上。
  這青年苦笑壹聲,心裏想道:“人生際遇之奇,往往出人意外。我以為是要到江南去的,誰知卻到了漠北來!”
  原來這青年姓李名思南,本是山東武城人氏,這次他到蒙古來,乃是奉了母命來尋訪他父親的。
  山東武城早已淪陷在金國的統治之下百有余年,南宋偏安江南也差不多有壹百年了。李思南本來是將門之後,他的曾祖曾在韓世忠手下當過壹個中級軍官,宋室南遷之際,沒有隨行,從此便以務農為生。到了他的父親李希浩這壹代,家道中落,和壹般農戶,已是沒有多大分別。李家的家傳武藝,也因數代務農,逐漸失傳,壹代不如壹代,到了李希浩,只是會壹些尋常的弓馬,談不到有什麽武功了。所幸他知書識字,在鄉下開了壹間私塾,務農而兼教學,勉強也還可以混混日子。
  金章宋泰和六年(宋寧宗開禧二年,公元壹二0六年),鐵木真統壹蒙古,受各部落推戴為“成吉思汗”,興兵伐金,李希浩被蒙古兵擄去作夫子。這次戰爭,因蒙古有事於西夏而移兵西向,全國得以茍安,但金國的戰爭結束了,李希浩卻沒有得到釋放,推想可能是蒙方缺乏人力把民夫都帶回去了。
  李希浩被擄之時,李思南只有三歲,他的這個名字,是他父親取的。宋室南遷,中原父老,遙盼彼旗,百年來仍是在異族統治之下,李希浩思念故國,是以把兒子名為“思南”。
  七歲那年,李思南有了壹個奇遇。他父親童年時代的壹個好友在少林寺學技,此時已經成為壹個名滿江湖的大俠,回到故鄉,訪尋舊友,得知李希浩的不幸遭遇,不勝嘆息。他見李思南聰明伶俐,遂收了這個故人之子做了他的第二個弟子。
  匆匆十載之後,李思南已是學成出師,他記著父親命名之意,準備待母親百年之後,便即投奔江南。居家數年之中,他與抗金誌士也常有來往。
  到了今年春天,有壹個當年與他父親同被俘往蒙古的民夫逃了回來,據說他在七八年前見過他的父親,後來就不知消息了。
  李思南的母親年紀已老,日夕思念丈夫,因此就要李思南到蒙古尋父。她怎想得到李思南尚未得知父親的下落,就已被困在這沙漠之中。
  李思南咬了咬牙,咽了咽口水,稍稍潤濕那快要冒煙的喉嚨,極力忍受著口渴的焦渴,此裏想道:“只要我還有壹口氣在,我就得繼續前行!”
  好在這時狂風已過,流沙漸漸靜止,雖然仍是驕陽似火,大地則已恢復晴明,呼吸也沒有那麽艱難了。
  李思南簇馬緩緩而行,只盼在這沙漠上出現奇跡,發現綠洲。不料綠洲未曾發現,卻先發現了壹堆白骨。
  那是在狂風“搬開”了壹個沙丘之後,所暴露出來的壹堆白骨。因為它是埋在沙丘下面的,還未曾給狂風吹得東零西散,排列得雖然淩亂無章,大體還可以看得出是兩具屍體。兩個破碎了的頭顱上還覆蓋著濃密的黑發。看來這兩具屍體生前應該是中年漢子。而且是死了還沒多久的,所以頭發都未脫落。
  李思南想了壹想,便明白其中緣故。沙漠中的兀鷹是喜食腐肉的,這兩個人壹死,身上的皮肉便已給兀鷹啄食盡了。
  李思南不禁毛骨悚然,知道只要自己壹個支撐不住,倒了下來,便將變成這樣的壹堆白骨!
  李思南正自觸目驚心,忽聽得極為刺耳的“嘎嘎”叫聲,擡頭壹看,頭頂覆蓋著壹片“黑雲”,卻原來是壹只碩大無比的兀鷹,兩只翅膀張開來足有壹丈多長!他剛剛看到被兀鷹啄盡皮肉的白骨,這只食人的兀鷹就來到了!
  李思南怒道:“好呀,我是活人,難道妳也敢食我?”只見那只兀鷹從他頭頂掠過,向他前面的壹個沙丘俯沖下去。
  李思南眼光壹瞥,已經發現那裏有壹個人!臉朝下的俯臥在流沙之上,不知是死人還是活人。但四肢無缺,縱是死人,至少也是壹具完整的屍體。李思南這才知道,兀鷹是要去啄食那個人的。
  李思南大怒,張弓搭箭,“嗖”的壹箭就射過去。弓如霹靂,箭似流星,恰好在那兀鷹的巨爪將要抓著那人之時,射個正著!
  李思南雖然甚為疲累,畢竟是個具有內家真力的武功高手,這壹箭的勁道非比尋常,那只磨盤大的兀鷹吃了他這壹箭,痛得難當,不敢停留,帶著箭就飛走了。
  李思南跳下馬來,過去察看,把那人翻轉過來,只見頭部血肉模糊,早已死了!李思南嘆了口氣,心道:“費了偌大氣力,不料救的卻是個死人。想必這人壹死,就遇上風沙將他掩埋,幸免做了兀鷹口中的食物。但這人是什麽人呢?”
  這人的腰間懸有壹個草囊,李思南心裏想道:“我且看看他有什麽遺物,要是能夠弄清楚他的身份,知道他是哪裏人氏,將來回去給他的家人報個訊也好。”於是便搜查這人的草囊。
  李思南把袋子裏的東西拿出來壹看,不覺大吃壹驚。原來囊中所有,只是三支金鏢,黃金所打的飛鏢,在江湖上極為少見,鏢的形狀也很奇怪,那是尖端開叉的蛇形的飛鏢。
  但這還不足以令李思南吃驚,使得他吃驚的是:這三支金鏢拿到手中,便聞到壹股腥味。李思南立即知道,這是毒鏢!毒鏢也還不足為奇,但再仔細看時,鏢身上還刻有圖案的,這壹特殊的標誌可使得李思南大大吃驚了。
  鏢上刻著的是龍形圖案,具體而微,昂頭舞爪,十分生動。李思南心中閃過了三個字:“毒龍鏢”!
  毒龍鏢的主人是個江湖上鼎鼎有名的獨腳大盜,名叫屠百城,人稱“冀北人魔”!單單看他的姓名綽號,可能會以為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,其實他平生殺人雖多,卻並非濫殺無辜,他殺的多是金國的貪官汙吏,尤其喜歡殺殘害百姓的金國帶兵的軍官,某壹年曾在山東的七個中小城市,殺了金國的四十八名軍官,其中有十四名還是守備和總兵級的高級軍官。
  金國的官府中人聞其名而喪膽,他本來另有名字的,因他姓屠,在那年連殺七城的軍官之後,就有人叫他做屠百城,從此他也自稱屠百城了,當時他並曾有豪語說:“多蒙江湖上的朋友給我取了新名,我必定不負朋友的期望,要屠它百城的金虜方算稱心。”至於“冀北人魔”則是金國的武土給他所起的綽號。
  李思南不知他究竟屠了幾城,不過想來總還不滿百城之數,如今卻已埋骨沙丘!
  李思南對屠百城只是聞其名而未見過面的,不過他曾聽師父詳細說過其人其事,還特別提到屠百城所用的獨門暗器——毒龍鏢。這是分量最重而又見血封喉的毒鏢,只要給他打著壹鏢,武功多好,也是必死無疑。當年他殺七城的四十八名金國軍官,其中三十六名便是喪在他這毒龍鏢之下!
  李思南手中拿著毒龍漂,大驚之後,心裏想道:“這壹定是屠百城無疑了,他這麽高的武功,卻是誰有那麽大的本領把他殺死的?”
  心念未已,忽聽得“嗖”的壹聲,壹支響箭,已是向他射來!
  這支響箭來得急勁之極,李思南剛聽得“嗚”的壹聲響,利箭已是劈胸射到。李思南正在低頭看那毒龍鏢,做夢也想不到在這杳無人煙的戈壁之上突遭暗算,冷不及防,幾乎給那枝箭射著。
  李思南壹個“燕青十八翻”就在浮沙上打了幾個滾,發箭的人哈哈大笑,說時遲,那時快,第二支、第三支響箭又相繼射來。
  響箭本來含有警告的意思在內。江湖上的習慣,敢於使用響箭的人壹定是自信武功了得,遠勝對方,所以才用響箭,叫對方有所提防。而且第壹支響箭,通常也不會是射向對方要害的。
  可是這個人的響箭來得快如閃電,而且接連三支,都是向著李思南的要害之處射來,這就失掉了“警告”的意義,這個人分明是要取他的性命,卻又故作豪邁,使用響箭,顯得他“不是”暗算。
  李思南大怒,壹個“鯉魚打挺”翻起身來,此時他已有了準備,對方的連珠箭雖然來得仍是十分急勁,他已是可以從容應付了。他翻起身來,正好迎著了那兩枝箭,當下提弓壹撥,叮鐺兩聲,兩支響箭落在地上。
  李恩南擡頭壹看,只見來的兩騎快馬,騎在馬上的,壹個是粗眉大眼的蒙古武士,壹個是面肉橫生、披著大紅袈裟的喇嘛。
  那粗眉大眼的武士怔了壹怔,隨即又縱聲笑道:“好小子,倒有幾分本事。妳是來給屠百城收屍的嗎?不用費事了,我送妳到黃泉去與屠百城相會吧!”
  那喇嘛道:“先問問他是什麽人?”
  武土說道:“這小子來給屠百城收屍,又是漢人,不用問準是屠百城的手下。”壹面說話,壹面跳下馬來,向李思南撲去。武學高手在沙漠上和敵人交手,地戰要比馬戰有利得多,因為沙漠不比平地,說不定會踏著浮沙,人和馬的重量總在二百斤開外,踏著浮沙坐騎就會失陷。壹個人就輕得多,而且可以施展輕功,所以這個蒙古武士舍棄坐騎,輕身來鬥李思南。
  李思南敬佩屠百城是個好漢,心裏想道:“殺屠百城的壹定不是好人,鬥不過也要和他們壹鬥。”
  待那蒙古武士來到三丈之內,李思南陡地壹聲大喝:“來而不往非禮也!”手中的三支毒龍鏢壹齊打出!
  李思南壹來是因為這個武士的手段太過狠;二來對方能夠殺屠百城,本領壹定十分了得,若然不下辣手,只怕性命難保。是以他迫不得已,才使用剛剛到手的毒龍鏢。
  這名蒙古武士欺身疾撲,也並非對敵人毫無防備的。但壹來因為他是成吉思汗帳下有數的好手,藝高膽大,李思南不過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,他雖有防備,也還不怎樣把李思南放在眼內;二來他並不知道李恩南已經取得了屠百城的毒龍鏢,而這毒鏢乃是見血封喉,毒性最厲害的暗器!
  距離只在三丈之內,而且這名蒙古武士的身形還是向他撲來的,李思南壹手三鏢,全都打向他的要害,饒他武功再高,也是難以躲避的了!
  李思南的三支毒龍鏢,分別從三個不同的方位打去,壹支打他上盤額角的“太陽穴”,壹支打他中盤胸口的“璇璣穴”,壹支打他下盤石膝蓋的“環跳穴”,這三個部位並非成壹直線,而是排列成壹個不規則的角形。這樣的打法,難到了極點,對方即使是壹個擅接暗器的高手,至少也要給打中壹支。
  李思南滿以為非中不可,不料就在這壹瞬間,只聽得“呼”的壹聲,突然就像有壹片黃雲卷來,把他這三支毒龍鏢全部卷了去。原來是那個紅衣喇嘛從馬背上跳起,壹技箭似的射來,恰好赴在那蒙古武士的前面,大袖飛揚,把三支毒龍鏢壹古腦兒的收歸袖底。
  這種接暗器的功夫當真是出神入化,李思南非唯見所未見,且是聞所未聞。
  紅衣喇嘛把三支毒龍鏢拈起來看了壹看,便放入囊中,笑道:“屠百城的毒龍鏢果然名不虛傳,是天下最厲害的百毒暗器,可惜妳這小子不會使用!”
  聽他的口氣,似乎他從前還未見過毒龍鏢,那麽,屠百城是不是他殺的呢?抑或是在他們交手之時,屠百城無暇射出毒龍鏢就給他殺了。
  但在此時此地,李思南也是無暇推敲的了。李思南唰的拔出劍來,喝道:“並肩子上吧!”
  紅衣喇嘛哈哈壹笑,說道:“米粒之珠,也放光華,老佛爺還不屑與妳交手呢。”
  那蒙古武士險些給毒龍鏢打中,嚇出了壹身冷汗,此際驚魂已定,怒氣陡生,撲上前來,大喝道:“小子休得猖狂,看我取妳性命!”
  紅衣喇嘛道:“這小子雖然不是怎麽了,但赤老溫,妳也不可輕敵了。
  赤老溫壹聽,心裏想道:”妳看不起這小子,卻叫我不可輕敵,這分明也是看不起我。“為了爭壹口氣,於是壹上來,便對李思南連下殺手。
  李思南壹招”彎弓射雕“,長劍筆直刺出,陡然間壹個轉身,左翻右絞,把那武士劈來的兇悍絕倫的連環三刀盡都化解。而且劍勢未衰,解招之後,劍尖仍是向前刺去。
  赤老溫心頭壹凜,急忙壹個”大彎腰,斜插柳“,俯身壹旋,橫刀拍出,他的臂力本來不弱,再借了這壹旋轉之勢,勁道已在李思南的這壹劍之上,”鐺“的壹聲,刀劍相交,李思南的長劍給他拍開。
  李思南也禁不住心頭壹凜,想道:”蒙古的刀法果然與中原大不相同,古怪之極!“要知李思南已得少林派達摩劍法的真傳,在他使出那壹招殺手還擊之時,實是想不到蒙古武士會用如此古怪的刀法化解他的。
  兩人刀來劍往,轉眼間就鬥了三五十招。李思南只覺得喉焦口澀,目眩頭昏,劍招使出,往往力不從心。原來他在庫裏戈壁上困了兩日,只用幹糧度日,水也不敢多喝,如今壹與強敵交手,初時還可以,時間稍長,已是難以為繼。
  赤老溫得理不饒人,刀法越來越狠,橫劈直斫,每壹刀劈出去,都是隱隱挾著風雷之聲。
  李思南改用”遊身八卦掌“的輕靈身法,劍中夾掌,與赤老溫遊鬥。赤老溫喝道:”壹味躲閃,不敢與我見個真章,算得什麽好漢?“話猶未了,李思南陡地喝道:”看劍!“壹招”大漠孤煙“,劍光如練,倏地裏就指到了赤老溫的胸前,赤老溫斜身壹竄,李思南如影隨形又追了過來,冷笑道:”妳也只知躲避,不敢與我見個真章麽?“赤老溫大怒,使了渾身氣力,壹刀就劈過去,李思南故意賣個破綻,倒縱閃開,赤老溫猛力壹躍,又是壹刀,恨不得把李思南劈成兩半!
  李思南忽地喝聲”倒也!“赤老溫”哎喲“壹聲,果然應聲而倒!原來赤老溫的輕功不及李思南,李思南在遊鬥之時,試出了有壹堆乃是中間陷空的浮沙,他倒縱跳過這堆浮沙,赤老溫卻陷入了浮沙之內。他是用了全身氣力的,壹踏著了浮沙,大半個身子已是陷了進去,急切間哪裏跳得出來?
  眼看只要李思南回劍壹戳,赤老溫性命難保,那紅衣喇嘛已是擋在李思南面前,冷冷說道:”妳莫以為妳用狡計勝壹場,就得意了。老佛爺空手接妳的劍,只要妳過得十招,老佛爺給妳嗑頭,而且恭送妳出這沙漠!“李思南喝道:”誰要妳讓!“唰的壹劍就刺過去,此時他的氣力已差不多耗盡,形勢兇險,逼得他必須速戰速決,是以壹出手便是”達魔劍法“中的殺手絕招,也顧不得對方是空手還是使用武器了。
  那喇嘛說了只憑壹雙肉掌,果然就是空手應付。李思南的這壹劍來得迅如閃電,他竟然不躲不閃,只聽得”啪“的壹聲,李思南的青鋼劍正是給他彈開。這壹彈拿捏時候,當真是妙到毫巔!
  李思南虎口疼痛,吃了壹驚,壹個”風刮落花“的身法,轉到那喇嘛的背後,又是壹劍,刺他脊椎的”大椎穴“。
  殊不知李思南固然吃驚非小,那喇嘛也是不禁心頭壹凜,”這小子看來已是筋疲力竭,我居然還不能夠把他的劍彈出手去,倒是不可小覷了。“那喇嘛反手壹拂,李思南見識過他的本領,不容他的手指拂到,劍走輕靈,倏地就斬他雙腿。那喇嘛使用”拂雲手“的功夫,重心放在上盤,下盤乃是”空門“,李思南本領雖不及他,但對於武學的原理卻是研究有素,是以能夠避實就虛,出手就是攻擊對方的弱點。
  那喇嘛也好生了得,背後好像長著眼睛似的,李思南那裏壹個變招,他亦已是步換身移,霍的壹個”魁星踢鬥“,仍然是對準了李思南的虎口踢來。
  李思南劍鋒壹偏,避開了他的鞋尖,劍鋒朝著他腿窩”鼠跳穴“就刺。雖然不過數寸之差,但他這壹避壹刺卻是武學的上乘功夫。高手比拼,所爭不過毫厘之差,如此壹來,那喇嘛登時又給李思南制了機先。
  那喇嘛硬生生的把踢出去的這壹腳縮回,倒縱出壹丈開外。李思南連遇兩次險招,也是吃驚非小,壹時間倒也不敢貿然進擊。
  那喇嘛心裏想道:”這小子的劍法好不溜滑,只怕十招之內,我是未必勝得他了。“暗暗後悔先前的話說得太滿,驀地心念壹動,”有了!“把袈裟脫了下來。
  李思南正要揉身再上,陡然間只見壹片紅雲當頭罩下,李思南壹劍刺去,”嗤“的壹聲輕響,劍尖從袈裟上滑過,竟是未能將他的袈裟刺穿。就在這壹瞬間,只覺勁風撲面,而且胸口也好像挨了壹錘似的,隱隱作痛,李思南連忙縱開,幸好恰恰來得及避開袈裟罩體之災。
  那喇嘛哈哈笑道,”好小子,真有妳的。還有六招,小心應付了。“這喇嘛說過不用武器,但這襲袈裟拿在他的手上卻是壹件極為厲害的武器,抖開來似是壹張大網,收束起來又似壹根棍子,經過了他的玄功運用,碰上了李思南的青鋼劍,竟會發出鏗鏘的聲響。
  李思南奮力招架,不過數招,只覺胸中氣血翻湧,五臟六腑好似就要翻轉壹般。李思南暗睹叫退,”不妙!“仗著輕功,東躲西閃,希望能夠將他誘到浮沙之上,敗中求勝。
  哪知這喇嘛的輕功比他還要高明,幾次踏著了浮沙,都是壹驚即過,如影隨形地緊緊跟在李思南背後。
  李思南全神應敵,也不知過了多少招。這喇嘛卻是心中焦躁,暗地想道:”幸好這裏沒有外人,要不然給人看到我在十招之內拿不下這個小子,我的面上還有什麽光彩?“李思南實在已是疲累不堪,全仗著壹股氣才能夠勉強打下去的。忽地壹個疏神,他想誘對方陷足浮沙,不料自己壹躍卻差了那麽少許沒有跳過去,反而陷在浮沙之中。
  那喇嘛喝道:”好小子,還想逃麽?“裟裟罩下,那股勁風先就令得李思南幾乎窒息。
  李思南正自心裏叫道:”我命休矣!“迷迷糊糊之中忽似聽得”喘“的壹聲響,那喇嘛喝道:”什麽人?“隨即有人哈哈笑道:”妳說話算不算數,已經是第十五招啦!“李思南想睜開眼睛來看,雙眼已是不聽使喚,睜不開來。但也還隱隱感覺得好像是有人到來,驀地裏那喇嘛大叫壹聲,隨即聽得馬蹄聲遠去。李思南知道定是有人來救自己,如今已是把那喇嘛打跑了。李思南全仗著壹股氣勉強支撐,此時知道危險已過,那口氣壹松,人也就登時暈過去了。
  也不知過了多久,李思南忽覺遍體清涼,朦朦朧朧之中好似有甘霖下降,滴入他的口中,焦渴止了,有說不出的舒服,人也就漸漸醒了轉來。
  張開眼睛壹看,只見自己是在壹個帳幕之中,帳幕中有壹個頭戴儒冠,留著三絡長須的中年漢子,還有壹個穿著淺綠衣裙的妙齡女子,兩人都是漢人裝束。那個少女正站在他的面前,手裏拿著壹條濕透的毛巾,絞那手中,把水珠壹滴滴地滴在他的面上,滴進他的口中。
  此時已是晚上,沙漠上日間和晚上的氣溫相差很大,李思南是在炎熱的沙漠上暈過去的,此時醒來宛似到了清涼的境界。他幹燥的喉嚨有了水珠的滋潤,少女淺綠色的衣裙也給他壹種清涼的感覺。李思南壹醒過來,不覺便是精神壹振。
  那少女見他張開眼睛,笑道:”好了,爹爹,這位相公已經醒過來啦!“那中年雙子走了過來,說道:”妳叫什麽名字?妳是屠百城的什麽人?“帳幕的壹角並排放著那三枚毒龍鏢,想必是這人在打跑了那喇嘛之後撿起來的。屠百城的屍體想來也當然是給他發現了。
  李思南道:”多謝俠士救命之恩。我與屠百城素不相識,不過曾聽得家師說過他的事跡,知道他是壹個好漢子。“那漢子道:”妳師父是誰?“
  李思南說了師父的名字,那漢子笑道:”原來是少林派谷大俠谷平陽的高足,怪不得本領這麽了得!“李思南好生慚愧,惶然說道:”晚輩學藝未精,若非恩公相救,晚輩已是喪命在那兇僧手下。“那漢子正色說道:”妳可知那兩個人是什麽人?那個喇嘛是蒙古國師龍象法王的大弟子呼黎奢,那個武士則是成吉思汗手下有名的武士。成吉思汗手下有十二個本領最高的武士號稱十二金剛,這人名叫赤老溫,在十二金剛之中排名第八。我看妳的坐騎累成那個樣子,想來妳已是被困在戈壁裏有幾天了,妳居然能夠打敗赤老溫,還能夠抵擋呼黎奢的壹十五招,這正是雖敗猶榮,還用得著慚愧麽?“李思南聽了這漢子的贊語,心裏卻是暗暗吃驚,想道:”原來那個喇嘛不過是蒙古國師的弟子,而那個武士在十二金剛之中也只能排名第八。如此看來,蒙古實是大有能人,不在中原之下呢!“那漢子若有所思,接著問李思南道:”屠百城是給誰殺的,妳知道麽?依我看來,呼黎奢的武功雖然不弱,但憑他這點本領,也還殺不了屠百城!“李思南道:”晚輩不知,但恩公卻是猜得不錯,屠百城的確不是那兩人殺的。因為在他和我交手之前,他還未曾見過這毒龍鏢。“當下將發現屠百城屍體的經過,以及和那兩個人交手之時所聽得的言語都對這人說了。
  這漢子嘆了口氣,說道:”我與屠百城曾有壹面之緣,雖然相交不深,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。我聽說他來到了蒙古,正想找他,不料他已埋骨荒沙。壹代英豪,喪身異域,實是令人嘆息。“李思南心裏想道:”這人能夠打敗那個喇嘛,又是屠百城的朋友,想來壹定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。“於是恭恭敬敬地問道:”小可多蒙救命之恩,不敢請教恩公高姓大名。“那漢子道:”患難相助,我輩俠義道之所當為,何況咱們都是漢人呢。我是襄陽盂少剛,她是小女孟明霞。“李思南聽了他們父女的名字,不覺大吃壹驚。
  原來這孟少剛乃是名震武林的江南劍客,李思南曾聽得師父說過他的壹個故事:有壹年孟少剛偷渡長江,潛入敵後,想要聯絡伏牛山區的壹支義軍,不幸風聲泄漏,金廷派了五名壹等的高手緝捕他,在伏牛山下相遇,壹場惡戰,孟少剛只憑雙掌壹劍,盡殲金國五名高手,本身也受了重傷。
  那是十年之前的事情,自此之後,孟少剛的蹤跡就再也沒有在金國統治下的地區發現了。中原的武林人士,揣測紛紛,有的以為他因重傷難治,業已身亡;有的以為他已回轉江南,經過了這壹次死裏逃生的危險,豪氣非復當年,因此閉門封刀了。想不到在十年之後,李思南卻在這大戈壁遇上了他。
  孟少剛似是猜到了他的心思,笑道:”妳大約曾經聽過我的名字?“李思南道:”孟大俠當年在伏牛山下,雙掌壹劍,盡殲金國五名大內高手,家師對孟大俠也是十分佩服的。家師常說,他只恨沒有機緣到江南去拜訪孟大俠。晚輩真是何幸如之。“孟少剛道:”我當年身受重傷,本來是活不了的。幸虧有個人救了我,這個人就是屠百城。“李思南道:”哦,原來如此!“心裏想道:”怪不得他趕來救我,而且我壹醒來,他就問我是屠百城的什麽人。屠百城的屍首給我發現,我又打出了屠百城的獨門暗器毒龍鏢,當時那喇嘛也以為我是屠百城的弟子,想必這位盂大俠亦曾有過如此懷疑。“孟少剛道:”我對令師也是聞名已久的了,可惜我這次匆匆經過中原,未能前去拜訪。“接著渠道:”妳在這裏遇見我,有點奇怪吧?“李思南道:”前輩可是在蒙古找尋履大俠的麽?“孟少剛道:”我是知道地已經來了蒙古,我也希望能夠在這裏碰見他,不過,我這壹次卻並非為他而來。妳是我輩中人,我不妨對妳說。“在他們說話的時間,孟明霞已經煮好壹鍋稀飯,此時捧了上來,笑道:”爹,先讓客人吃點東西再說。李大哥,妳在惡鬥過後,疲勞過甚,吃幹硬的東西恐怕不大適宜,所以我給妳弄了壹點稀飯。我們已經吃過了,妳不必客氣。“李思南笑道:”我在沙漠幾天,每壹天至多敢喝壹小杯的水,實在渴得難受,吃稀飯最好不過。“心裏很是感激孟明霞的體貼。
  帳幕外面傳來馬嘶之聲,李思南聽得好似是他的那匹”壹丈青“,正要詢問,孟明霞已在說道:”妳那匹坐騎,我也給妳救活了。馬是好馬,可惜大約也是因為幾天沒有水喝,疲不能興。現在它正在外面吃草,我出去看看,待它吃飽了草,我再牽它去喝水。離這裏不遠,有個水源。“李思南聽得坐騎無恙,大喜過望,再次多謝了孟家父女。
  孟少剛道:”霞兒,妳把馬兒牽去喝水,順便帶壹些食水回來。“孟明霞道:下掛在帳幕上的壹個皮袋,便出去了。沙漠上的蒙古人都是用皮袋盛水的,孟家父女到了蒙古已有多日,也跟從了蒙古人的習慣。
  李思南心裏想道:”用皮袋盛水比用水壺好得多了,可惜我沒有預備。要是有這麽壹個大皮袋,在沙漠裏至少可以多熬幾天。“李思南把那鍋稀飯吃得幹幹凈凈,孟少剛笑了壹笑,說道:”精神好了點麽?“李思南道:”好得多了。“於是盂少剛回到剛才的話題,繼續說道:”妳在金虜統治的地區,可曾聽到這樣的壹個風聲:蒙古要和大宋聯盟,夾攻金國?“李思南道:”這幾年晚輩家居侍奉老母,窮鄉僻壤,聽不到什麽消息。此事若然屬實,倒是壹個喜訊。“孟少剛皺了皺眉頭,說道:”看來消息倒是真的,不過,卻未必是大宋之福。“李思南道:”孟大俠可是恐防前門拒虎,後門進狼。“孟少剛點了點頭,說道:”正是這樣。“歇了壹歇,喝了壹口水,接著說道:”我有個朋友,是在宮中做侍衛的,據說蒙古的確派有密使前來臨安,準備與宋國商談聯腹攻金之事。臨安朝議未定,大臣中分為兩派,壹派急功近利,很想促成此事,藉蒙古的兵力恢復中原;壹派畏金如虎,只怕戰事失利,那時反遭亡國之禍。這兩派人都沒有想到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打敗敵人,當真是令人興嘆。“李思南道:”孟大俠之見如何?“
  孟少剛道:”聯蒙古夾攻金國,此事是否可行,在江南的武林人物之中,也是議論紛紛,莫衷壹是。蒙古與在臨安立國的大宋地北天南,相隔何止萬裏,江南豪傑都沒有到過蒙古,對蒙古的情形毫無所知,是以武林朋友在爭論壹番之後,認為空論無益,必須到蒙古,聽聽他們的輿情,看看他們的情況,然後才能判斷蒙古是否具有誠意。這,就是我這次要來蒙古的原因了。“李思南肅然起敬,說道:”孟大俠為國辛勞,間關萬裏,橫穿大漠,深入窮邊,當真是令人敬佩!“孟少剛道:”我剛走江湖的,多吃點苦,正好磨練自己,那也算什麽。小女明霞,她對這裏暴熱暴寒的氣候很不習慣,現在也可以走了。“孟少剛只有壹個女兒,很是疼愛,壹說起來,不免多說幾句閑話,笑道:”我本來不要她來,她非要跟我不可,便也只好帶著她了。幸虧她倒是沒有給我添上麻煩,旅途上的起居飲食,反而是她照顧我呢。“李思南道:”這是孟大俠的好福氣,有壹個這樣孝順的女兒。“盂少剛道:”妳也是壹個孝子呀,妳剛才不是說,妳這幾年是在家居侍奉老母嗎?“壹個孝子,壹個孝女。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,李思南長了二十三周歲,從未曾與女子結交,孟明霞可算得是他第壹個相識的異性朋友。對於這樣壹個剛健婀娜有之的俠女,他雖然不敢稍涉遐思,心裏也是十分佩服的。此時他正在感激著孟明霞對他的關心,聽了孟少剛的話,不覺面上壹熱,說道:”晚輩怎麽比得止令媛?對啦,孟大俠剛才說到此次來蒙古探聽虛實,不知是否已有所得?“他喜歡聽孟少剛談論他的女兒,但又不好意思再談下去,於是就趕快回到原來的話題。
  孟少剛笑道:”妳瞧我好糊塗,正經的事忘了說,繞了幾個彎,也不知說到哪裏去了。“他整理了壹下思路,喝了壹口水,接下去說道:”我們父女到了蒙占,已經有八個月。這八個月中,我們走了許多地方,三教九流的朋友,也都見過不少。我們探聽所得,成吉思汗整軍經武,以他的兵力,確是可以獨自打敗金國。“李思南道:”那麽,他何以要與大宋聯盟?“
  孟少剛道:”依我猜想,他壹定是要操必勝之算才肯進兵;二來他也想消耗宋國的兵力。“李思南道:”這麽說,成吉思汗的圖謀,是在滅金之後,再移師南向的了。“孟少剛道:”壹點不錯。我看到好幾個跡象,都可以證明他有先滅金、後滅來的圖謀。“”蒙古大部分地區是沙漠,他們的騎兵最為驍勇,攻城掠地,靠的全是騎兵。可是這壹兩年來,他們已在開始訓練水師了。蒙古的幾個大湖,如呼倫池、貝爾湖、達爾泊、庫爾察汗泊等等,都是他們訓練水師的處所。進攻金國,可以從陸路大舉入侵,只靠騎兵便可橫行無阻。他們訓練水師,顯然不是在於對付金人。“李思南悚然而驚,說道:”不錯。他們若是要進兵江南,必須渡過長江。這水師當然是要用來侵宋的了。“盂少剛接下去說道:”其次,蒙古是許多部落結合而成的國家,部落多,種族也多。漢人在蒙古也有不少。聽說蒙古人,尤其是蒙古的貴族,以前對漢人是很虐待的,這兩年卻好了很多,在成吉思汗的帳下就用了不少漢人。他們要學漢人的諾言,要熟悉江南的風土人情和地理形勢,不惜拜漢人為師呢。妳想,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什麽,難道當真是對漢人好起來麽?還不是為了要知己知彼,才能百戰百勝的緣故。“李思南點了點頭,說道:”我也聽說成吉思汗雄才大略,委實不可小覷,如此看來,他還當真是深謀遠慮哪!“心裏則在想道:”蒙古改變對待漢人的策略,我的爹爹或許可以少受折磨,還活在人間也說不定。“孟少剛講完了他在蒙古的所見所聞之後,問李思南道:”老弟,妳在鄉下還住得下去吧,為什麽也跑到蒙古來?“心想,他若是不甘於受金虜的統治,應該跑到江南才是。
  李思南說出了他遠來尋父的原因。孟少剛道:”對了。我也知道蒙古在二十年前,曾經興兵侵金,在中原俘虜壹批漢人老百姓回來!“李思南道:”這批俘虜的下落,盂大俠可有所聞?“盂少剛道:”我聽說其中有壹部分是給他們派去開荒。漢人懂得耕作,蒙古人則只是擅於遊牧,對於農事,非得請教漢人不行。“當下說了幾個比較大規模的開墾荒地的場所,李思南記在心上。
  孟少剛道:”還有壹些有壹技之長的,當了工匠與其他架差。也有少數人受了延攬,在成吉思汗的帳下做了官。“說到這裏,孟少剛想了壹想,忽道:”令尊叫什麽名字?“李思南因為他的父親並非什麽著名人物,混雜在壹大堆俘虜之中,他的名字,從江南來的孟少剛想來是不會知道的,所以壹直沒說。這時聽得孟少剛問起,心裏想道:”試壹試也好,說不走他曾經聽過什麽人談及我的爹爹。“於是就把”李希浩“這個名字說了出來,還怕孟少剛聽不清楚,拿起筷子,在地上寫了三個工筆揩書。
  孟少剛低頭壹看,面色微微壹變,但轉瞬便即恢復如常,不讓李思南看出,淡淡說道:”哦,是李希浩嗎?“正是:-言者無心聽有意,險教碧血染黃沙。
  欲知後事如何?請聽下回分解。
  【未完待續】
  字節數:24736字節
  最近太忙,沒多少時間寫,簡單說說吧。
  第二個女人,說實在的算ONS吧,我連名字都不知道。
  畢業後不喜歡跟別人合租,所以自己租了壹整套房子。
  某日,閑的無聊在網上發了出租廣告,沒多久就有壹女孩(同樣是附近的專科學校學生)壹定要來看下房子,也不介意跟我合租。
  看了房子以後,她很滿意,但我最後還是沒有出租,因為本來就是無聊之舉。
  後讓她留下QQ,說我這兩天幫她看看,身邊有沒有別的朋友需要出租的。
  接下來的幾個月,偶爾在QQ上隨便聊聊。後來,她告訴在我住得附近租了個房子,有天晚上,我就約她來我家玩(估計當時色心壹起),結果還真來了。
  到了之後,也不知道該做什麽,電視在臥室,所以就都坐床上看電視了。只可惜,心思都不在電視上啊,哈哈。
  看得出來有戲,我就稍微小“勾引”了下,結果發現此女異常饑渴啊。
  (具體過程不細說了)
  完事後竟然還跟我說,前兩天剛拿香蕉自慰過,且不定期的跟其已分手的前男友做,汗!看來也不是壹般的女子啊
  該女長相身材什麽的雖不算太好,但都還算可以。但是皮膚太粗糙,摸起來沒手感啊,所以自那次以後就沒怎麽再聯系過了。
  算是徹底的ONS吧。
  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