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臣

更俗

網遊小說

夢境。
光怪陸離的夢境。
醉酒後伏案而睡的韓謙,在光怪陸離的夢境裏,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(三)

楚臣 by 更俗

2023-4-22 11:11

  次日壹早,韓謙親自帶著敘州的將吏,趕到青牛背碼頭,送黃化、安吉祥、周啟年等人乘坐官船東行返回潭州。
  韓謙袖手站在碼頭前,看三艘官船揚帆漸行漸遠,只余青空映照碧水之上,心裏也不知道這壹番折騰過去,西南這邊能平靜多少。
  這時候孔熙榮牽過馬來,韓謙跨上馬,在眾人及諸多侍衛的簇擁下,往虎澗關而去。
  黃化、安吉祥、周啟年他們雖然返回潭州了,但還有很多事情需要韓謙回虎澗關定度。
  馮繚與高紹壹左壹右,騎馬跟隨著韓謙左右。
  馮繚昨日與起義軍第壹批將卒壹起趕到虎澗關,他也是到這時候才有時間說及壹些更具體的事情:“義軍傷患極多,譚育良希望敘州能多派醫師協助救治。此外,想要強攻蜀軍,紮甲、床子弩也想要多得壹些……”
  收編起義軍之後,編天平都六營正兵,兵甲、戰械、糧秣、畜力乃至傷藥補給,行尚書省都是照樞密院所編列的禁軍標準,再根據現實的條件進行壹定的刪減後,從敘州支借相應的軍需物資進行供給。
  這些都是有賬目的,黃化也會正式上書朝堂奏準此事,日後也會照約定歸還給敘州。
  當然,這些只能暫時解決天平都此時的燃眉之急,能讓天平都將卒的戰鬥力恢復到壹定水平,但是想要在極短時間內,天平都的戰鬥力能淩架於蜀軍之上,需要加強的方面就太多了。
  譚育良也只能依賴敘州提供這些額外的物資。
  韓謙坐在馬背上,沈吟片晌,說道:“從北三縣諸鄉抽調醫師,在虎澗關征用屋舍,籌辦壹座中等規模的醫護所救治傷病,其他軍需物資錢糧,都可以拿拆借的名義,照需先撥給天平都。”
  之前撥給是公賬,但目前譚育良也正式算是大楚的壹員將吏,以私賬拆借急需的物資錢糧,即便走漏風聲,別人也不能說敘州什麽。
  “趙直賢身體狀況不是很好,想留在敘州頤養晚年,還要請大人準許。”馮繚又說道。
  趙直賢五旬有余,還不到花甲之年,但就當世而言,過了五旬年紀便是邁入老年。
  潭州戰敗後,趙直賢被貶入苦役營的時間雖然不長,但身體受到的折磨卻不輕,此時的他已經遠不能算是年富力強。
  這次他得授虛置的婺川縣丞,對他來說意義不大,他也不是特別渴望功名利祿,便想致仕歸隱,過幾年悠然自得的日子。
  “叫他再支撐幾個月吧,等諸多事情正式確定下來,他直接向行尚書省請求致仕便是,這也更合規矩壹些——不管怎麽說,婺川縣以後還是要隸入行尚書省直轄的。”韓謙說道。
  馮翊提溜著韁繩,驅馬湊過來說道:“黃化到虎澗關住了三天,楊氏除了叫楊守義率兵馬撤入錦和縣城,再沒有派其他人過來參見,可見心裏的怨氣不淺,指不定還要鬧些妖蛾子出來。”
  “楊行逢他這怨氣是沖我們而來的,也是將姿態擺給黃化以及朝堂諸公看的,以示他不會屈服於敘州的‘淫威’之下,”韓謙哧然壹笑,不屑地說道,“他現在有壹屁股屎要擦,我忍住手沒有直接吞並思州,他暗地裏謝天謝地都來不及,暫時哪裏還有精力給我們添堵?”
  思州原先總人口也僅有七萬人左右。
  經歷此亂,除去傷亡,以及起義軍將卒攜家人逾兩萬人眾從思州劃出來,思州三縣剩余人口就只剩四萬多點人。
  起義軍將卒攜家小撤出後,思州內部的問題也並沒有得到徹底的緩解。
  敘州移交給他們的八百寨奴兵,說到底就是壹座活火山。
  楊護等輩或許年輕氣盛,心裏更多是怨恨與不甘,但韓謙觀楊行逢諸多決斷,覺得他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,不難預測後續思州很快會采取壹些安撫措施,緩解內部的矛盾。
  不管是直接廢除奴婢舊制,又或者是不那麽激進的先改善奴婢的生存處境,這些都意味著思州的大姓勢力,不可能再像以往那般,無節制的壓榨底層奴婢。
  思州沒有成規模的工場礦山,原本有機會從黔江通道所獲得的商稅鹽利也被徹底截斷掉,僅剩四萬多點人口,土地又比敘州貧瘠,農耕水平又落後於敘州,財源相比較以往,少說要萎縮掉五成。
  這也意味著思州不要說維持當前四千人的兵備了,裁減壹半將卒,維持兩千人左右的兵備都會極其困難。
  更不要說還有壹部分起義軍將卒不願意接受招安,流竄到思州與業州之間的山嶺之間,會持續的給楊氏制造麻煩。
  這時候敘州不找思州的麻煩就已經寬厚仁義了,韓謙才不擔心楊行逢會沒事給他添堵。
  再說了,富耿文還想著能早點從這裏脫身回潭州呢,他盯著思州,會容許楊氏在背後搞什麽小動作,再橫生枝節?
  壹行人趕回到虎澗關,將到午時。
  富耿文、韓成蒙不曉得去了哪裏,譚育良、趙直賢二人剛辦好兵甲等軍需物資交接的事情,正準備要出關城去,看到韓謙他們回虎澗關,在大街上遇到有些猶豫,不知道是不是該避嫌錯開。
  “譚都將、趙大人……”韓謙卻是渾不在意的招呼道。
  譚育良、趙直賢這才省得,他們此時也是大楚的將吏,即便私下與韓謙見面,那也是人情交往,何須避諱什麽?
  譚育良、趙直賢沒有騎馬,待他們走過來,韓謙也是翻身下馬,牽著馬壹邊說話,壹邊往衙署走去;侍衛分散開來,將無關人等阻擋在外。
  “大人再造之恩,育良沒齒難忘,從此往後,譚家唯憑大人差遣,有違此誓,天誅地滅。”難得有單獨相見的機會,譚育良也是不失時機先表忠心再說。
  韓謙微微壹笑,說道:“這個暫且再說;妳們現在要拿下婺川河谷,也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……”
  譚育良微微壹怔:“蜀軍進占婺川河谷,不是大人所謀?”
  “哦,馮繚還沒有來得及跟妳解說詳細啊,”韓謙便耐著性子,跟譚育良、趙直賢解釋裏面的曲折,說道,“蜀國此時乃是清江侯、長鄉侯爭嫡,雖說背後是敘州做了壹些推波助瀾的工作,但最終還是清江侯壹系的大臣推動出軍。而具體負責率部進占婺川河谷的黃彥章,也是清江侯當年坐鎮川南時壹手提拔起來的都將。所以不管怎麽說,想要拿回婺川河谷,還是要天平都將卒血戰而取,但也唯有如此,才能證明敘州是清白的……”
  “……”譚育良深吸壹口氣,他還誤以為拿下婺川河谷將是輕而易舉之事,沒想到還有壹場苦戰在等著他們。
  當然,形勢能極其巧妙的推進到這壹步,譚育良也沒有辦法有什麽怨言,也深感敘州用謀真是妙至巔峰,換在以前,他萬難想到整件事會以這樣的姿態收場。
  又或者說,唯有血戰拿下婺川河谷,才會真正的體現出他及譚家子弟的價值來吧?
  想到這裏,譚育良定睛說道:“育良對蜀軍研究甚少,怕難照料周全,還請大人示下。”
  “如今妳率部乃是為大楚征伐,我與敘州眾人作為大楚臣民,當然不會再袖手旁觀,”韓謙說道,“我會調壹批督教武官給妳,協助妳訓練天平都將卒;此外,還會以最快的速度,以工代賑,組織天平都將卒有勞動能力的家小,先修造草荊嶺南坡、盤龍嶺北麓通往婺川的驛道,再沿著驛道修築壹些小規模的鄉寨,分批把將卒家小安置下去,使妳們在婺川河谷作戰無後顧之憂。而妳之前跟馮繚所提及的軍需物資,我都會在敘州步營的標準基礎上,作進壹步加強,撥付給妳,而後方將卒及家小的傷患救治,妳也不用操心……”
  說到這裏,韓謙轉回頭問身後的馮翊:
  “妳要不要留在虎澗關,配合譚爺行事?”
  高紹、馮繚要協助他處理全州的軍政事務,等到這邊諸事走上正軌,還是要隨他回辰中去,但虎澗關這邊還是要留有壹人統籌主持諸多事務,韓謙想留馮翊在這裏。
  馮翊聽了卻直搖頭,說道:“這苦差事妳還是安排別人,有多大頭、戴多大的帽子,我能幫妳跑跑腿就足夠了。”
  留下來不是僅守住虎澗關無失就可以了。
  要協助譚育良率領天平都,對進占婺川河谷的蜀軍作戰;要協助富耿文、趙直賢安置那麽多的起義軍將卒家小;要在盤龍嶺北麓開辟連接婺川河谷的驛道;還要負責盯住思州楊氏的動向,要以更溫和、更春風潛入夜、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思州保持滲透。
  同時虎澗關左右還有十數裏方圓的山嶽溪谷要開發,還要從敘州遷徙壹部分民眾過來,徹底將虎澗關左右的土地消化掉……
  馮翊想想這些事就頭大,以他憊懶的性子,哪裏肯承接過去?
  他此時負責禮曹及驛傳等事,閑暇時還能填詞寫文,還能拉韓謙、郭榮他們喝幾口小酒,真要留在虎澗關獨擋壹面,他感覺身子骨都要被韓謙壓榨成骨渣子。
  見馮翊這麽好的歷練機會都推辭不幹,譚育良苦澀壹笑。
  在壹旁的馮繚也拿馮翊沒轍,跟韓謙建議說道:“倘能由洗尋樵鎮守虎澗關,除了配合譚都將外,或許還能暗中聯系思州那些不再甘於雌伏楊氏之下的大姓勢力?”
  洗尋樵曾任臨江縣令,此時任司戶參軍,但他壹直都接觸民政事務,壹直以都沒有機會節制兵權,更沒有機會主持壹地事務。
  虎澗關雖然僅僅是辰中縣下轄的壹座鄉巡檢司,但實際的意義遠不止於此。
  韓謙推動土客合籍,任人時也盡可能做到唯賢,做到平衡。
  洗尋樵、馮宣、馮璋、高寶等人算是新興土籍勢力的代表,但真正說到獨擋壹面,也就馮宣而已。
  馮璋、高寶雖然也在下面任縣令,卻沒有節制、調動兵馬的權力,還沒有躋身進與田城、楊欽、高紹、馮繚、林海崢、趙無忌他們相提並論的核心圈裏來。
  相比較起馮璋、高寶,馮繚更看好洗尋樵有真正獨擋壹面的潛力。
  韓謙看向譚育良,問道:“譚爺,妳覺得呢?”
  “壹切聽憑大人安排。”譚育良說道。
  韓謙也是從善如流,說道:“行,那敘州這邊,我便調洗尋樵過來坐鎮虎澗關……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