擇天記

貓膩

網遊小說

  命裏有時終須有,命裏無時要強求。   這是壹個長生果的故事。   三千世界,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227章 應作如是觀(上)

擇天記 by 貓膩

2018-9-17 15:46

  站在斷碑前,陳長生卻沒有想斷碑的事,也沒有試圖從中找到很多年前的那個故事,而是在想著自己的問題。
  他知道,不是所有的觀碑者,都能看到自己身前的斷碑。
  那麽,他很想知道,看到這座斷碑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麽。
  就像京都有些人已經發現的那樣,也就像聖後娘娘在甘露上對莫雨說的那樣,他壹日看盡前陵碑,確實是有些問題,那些碑文,他看到了並且懂了,卻沒有試圖從中獲得更多的信息,於是自然也沒有領悟到什麽碑文之外的真義。
  他很容易便讀懂了天書碑,卻似乎沒有獲得什麽好處。
  但這不是問題,至少不是他現在思考和擔心的問題。
  他之所以不用取形、取意、取勢這三種最常見、也是最正統的解碑流派,除了壹些比較深層次的原因,最直接的原因,便是因為他的經脈有問題,真元無法在斷開的經脈裏流動來回,那麽再如何豐沛都沒有意義,所以他必須找到壹種新的方法。
  看起來,他獲得了極大的成功,成為繼周獨夫之後第二個壹日看盡前陵碑的人,但他總覺得有些不對。
  就像在決定開始解碑之前,心裏的那抹遺憾與無奈壹樣。
  他用的解碑方法很巧妙,但依然還是取意這種解碑法的變形。
  他本以為,在連續解開十七座天書碑後,自己應該不會再在乎這件事情,但此時看著這座斷碑,他才明白,不完滿便是不完滿,妳可以欺天欺地,欺君欺聖人,欺父欺母,欺師欺友,就是沒有辦法欺騙自己。
  天書陵前陵本來就應該有十八座碑,如今少了壹座。
  所以哪怕解開了十七座碑,依然還有殘缺。
  這種殘缺的感覺,落在心靈上,非常不舒服。
  就像他用的解碑法,確實很強大,但終究是壹種妥協。
  為了去周園,他想盡快解開這些石碑,於是放棄了前面二十余日的苦苦求索。
  壹日看盡前陵碑,著實風光,但對他來說,何嘗不是壹種失敗?
  因為他修的是順心意,終究意難平。
  在斷碑前站了很長時間,終究什麽都沒有想明白,陳長生向山下走去。
  沿途那些碑廬,在夜色裏非常幽靜,沒有壹個人。
  伴著星光,沒有用多長時間,他便走過了十七座碑廬,回到了照晴碑前。
  照晴碑的碑廬外到處都是人,黑壓壓的壹片。
  原來,平時夜裏那些碑廬前的觀碑者,今夜都來到了這裏。
  他們在等陳長生。
  看到他的身影出現在碑廬外,人群騷動不安起來。
  唐三十六迎上前去,盯著他的眼睛,問道:“十七座?”
  陳長生點點頭。
  唐三十六開心地笑了起來,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,對著眾人大聲重復道:“十七座!”
  議論聲戛然而止,碑廬四周壹片安靜。
  人們看著陳長生,震撼無語。
  葉小漣睜著眼睛,看著陳長生,覺得心情有些奇怪,這個世界上,難道真的有人能夠和秋師兄相提並論?十七座天書碑,只怕秋師兄……也很難做到吧?她想著當日在離宮神道畔對陳長生的羞辱,不禁覺得好生丟臉,低下頭去。
  陳長生沒有說什麽,與唐三十六壹道向山下走去。
  無數雙目光落在他的身上,那些目光裏滿是羨慕的意味,甚至還有敬畏。
  任何人在這樣的目光下,都會有些曠然沈醉。
  如果他就此離開,那些灑落在他身上的目光與星光,都會是榮耀。
  然而下壹刻,他停下了腳步。
  唐三十六有些詫異地看了他壹眼。
  陳長生站了會兒,忽然轉身向碑廬走去。
  “怎麽了?妳在裏面落了什麽東西?”唐三十六看著他不解問道。
  陳長生沒有說話,直接走到碑廬外的樹林邊,掀起衣衫的前襟,就這樣坐了下來。
  就像前面二十余天那樣,他再次開始觀碑,還是坐在原來的地方,那塊青石很幹凈,已經變得光滑。
  “妳這是在做什麽?”唐三十六走到他身前,吃驚問道。
  折袖和茍寒食等人也走了過來。
  陳長生沈默片刻後說道:“我覺得解碑的方法不對,打算重新再解壹次。”
  此言壹出,碑廬四周壹片嘩然。
  人們很詫異,很震驚,很不解,很茫然。
  陳長生究竟要做什麽?
  蘇墨虞問道:“為什麽?”
  陳長生沒有回答。
  關飛白神情微寒問道:“到底為什麽?”
  他還是沒有回答。
  茍寒食沒有問,應該是隱約明白了。
  莊換羽在遠處微諷說道:“矯情。”
  鐘會沒有說話,身旁壹名槐院少年書生冷笑說道:“裝什麽裝?就算妳了不起,何至於非要坐在這裏羞辱大家?”
  陳長生沒有理會這些議論,對唐三十六等人說道:“今天的晚飯,看來要妳們自己做了。”
  ……
  ……
  就像聖後娘娘說的那樣,壹日看盡前陵碑,只有周獨夫真正地看懂了那些碑。除了天賦與悟性,最重要的是性情。周獨夫狂傲囂張,為了問個究竟,哪怕把天穹掀開又如何?陳長生哪有這樣的氣魄?
  然而她不知道,陳長生的性情雖然平穩,但非常在意順心意。他想要問個究竟的渴望,或許表現出來的很淡然,實際上同樣強烈,如野火壹般。
  當他在照晴碑前再次坐下的消息傳到京都後,所有人都傻了。
  聖後娘娘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。
  ……
  ……
  有人想看看陳長生到底在弄什麽玄虛,卻被年光逐走,不讓他們打擾。
  唐三十六提著食盒,給他送來了晚飯。
  陳長生繼續觀碑。
  他看星光灑落,石碑如覆雪壹般。
  他想起荀梅筆記裏的壹句話,又想起入天書陵之初,茍寒食說過的壹句話。
  天書碑是某個世界的碎片。
  既然這些天書碑曾經是壹體的,那麽單獨去解每壹座碑,是不是錯的?
  是不是應該,把這十七座碑聯系在壹起理解?
  他靜靜看著廬下的照晴碑,卻仿佛同時看著折桂碑、引江碑……
  十七座石碑,同時出現在他的眼前。
  ……
  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