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九章 “梁山伯·祝英臺”

連城訣 by 金庸

2018-9-4 20:44

  狄雲在雪谷中又耽了半個月,將《血刀經》上的刀法、拳腳和內功練得純熟無比,再也不會忘卻,於是將《血刀經》燒成了灰,撒在血刀老祖的墳墓上。
  這半個月中,他仍睡在山洞外的大巖上。水笙雖然走了,他仍不敢到山洞裏去睡,自然更不敢去用她的褥子、墊子。
  他想:“我該走了!這件鳥羽衣服不必帶去,待該辦的事情辦了,就回這雪谷來住。外面的人聰明得很,我不明白他們心裏想些什麽。這裏誰也不會來,還是住在這裏的好。”於是他出了雪谷,向東行去。第壹件事要回老家湘西麻溪鋪去,瞧瞧師父怎樣了。掃己從小由師父撫養長大,他是世上唯壹的親人。
  從川邊到湘西,須得橫越四川。狄雲心想若遇上了中原群豪,免不了壹場爭鬥,自己和他們無怨無仇,諸般事端全因自己拔光頭發、穿了寶象的僧衣而起。這時他武功雖已甚高,可是全無自信,料想只消遇上了壹兩位中原的高手,非給他們殺了不可。於是買了套鄉民的青布衣褲換上了,燒去了寶象的僧衣,再以鍋底煤焦抹黑了臉。四川湘西壹帶農民喜以白布纏頭,據說是為諸葛亮服喪的遺風。狄雲也找了壹塊汙穢的白布纏在頭上。壹路東行,偶爾和江湖人物狹路相逢,誰也認他不出了。
  他最怕的是遇上了水笙和汪嘯風,還有花鐵幹,幸好,始終沒見到。
  他腳程很快,但也壹直走了三十多天,才到麻溪鋪老家,其時天氣已暖,田裏禾秧已長得四寸來高了。越近故居,感慨越多,漸漸地臉上炙熱,心跳也快了起來。
  他沿著少年時走慣了的山路,來到故居門外,登時大吃壹驚,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原來小溪旁、柳樹邊的三間小屋,竟變成了壹座白墻黑瓦的大房子。這座房子比原來的小屋少說也大了三倍,壹眼望去,雖起得的頗為草草,炬氣派甚為雄偉。
  他又驚又喜,仔細再看周遭景物,確是師父的老家,心想:“師父發了財回家來啦,那可好極了。”他大喜之下,高聲叫道:“師父!”但只叫得壹聲,便即住口,心想:“不知屋裏還有沒別人?我這副小叫花的模樣,別丟了師父的臉,且瞧個明白再說。”也是他這些年來多歷艱難,才有這番謹慎,正自思量,屋裏走出壹人,斜眼向他打量,臉上滿是鄙夷神氣,問道:“幹什麽的?”
  狄雲見這人帽子歪戴,滿身灰土,和這華廈頗為不稱,瞧他神情,似乎是個泥水木匠的頭兒,便道:“請問頭兒,戚師父在家麽?”
  那人哼了壹聲,道:“什麽七師父、八師父的,這裏沒有。”狄雲壹怔,問道:“這兒的主人不是姓戚的麽?”那人反問道:“妳問這個幹嗎?要討米嘛,也不用跟人家攀交情。沒有,就是沒有!小叫花,走,快走!”
  狄雲掛念師父,好容易千裏迢迢地回來,如何肯單憑他壹句話便即離去,說道:“我不是討米的,跟妳打聽打聽,從前這裏住的是姓戚的,不知他老人家是不是還住在這裏?”那人冷笑道:“瞧妳這小叫花兒,就有這門子啰唆,這裏的主人不姓七,也不姓八、姓九、姓十。妳老人家趁早給我請吧。”
  說話之間,屋中又出來壹人,這人頭戴瓜皮帽,衣服光鮮,是個財主家的管家模樣,問道:“老平,大聲嚷嚷的,又在跟誰吵架了?”那人笑道:“妳瞧,這小叫花啰唆不啰唆?討米也就是了,卻來打聽咱主人家姓什麽?”那管家壹聽,臉色微變,向狄雲打量了半晌,說道:“小朋友,妳打聽咱主人姓名作甚?”
  若是換作五六年前的狄雲,自即直陳其事,但這時他閱歷已富,深知人心險惡,見那管家目光中滿是疑忌之色,尋思:“我且不直說,慢慢打聽不遲,莫非這中間有什麽古怪。”便道:“我不過問主人老爺姓什麽,想大聲叫他壹聲,請他施舍些米飯,老爺,妳……妳就是老爺吧?”他故意裝得傻頭傻腦,以免引起對方疑心。
  那管家哈哈大笑,雖覺此人甚傻,但他竟誤認自己為老爺,心中倒也歡喜,笑道:“我不是老爺,餵,傻小子,妳幹嗎當我是老爺?”狄雲道:“妳……妳樣子……好看,威風得緊,妳……妳壹副財主相。”
  那管家更高興了,笑道:“傻小子,我老高他日當真發了大財,定有好處給妳。餵,傻小子,我瞧妳身強力壯,幹嗎不好好做事,卻要討米?”狄雲道:“沒人叫我做事啊。財主老爺,妳賞口飯給我吃,成不成?”那管家用力在那姓平的肩上壹拍,笑道:“妳聽,他口口聲聲叫我財主老爺,不賞口飯吃是不成的了。老平,妳叫他也去擔土吧,算壹份工錢給他。”那姓平的道:“是啦,憑妳老吩咐便是。”
  狄雲聽兩入門音,那姓平的工頭是湘西本地人,那姓高的管家卻是北方人,當下不動聲色,恭恭敬敬地道:“財主老爺,財主少爺,多謝妳們兩個啦。”那工頭笑罵:“他媽的,胡說八道!”那管家笑得只跌腳,道:“我是財主老爺,妳是財主少爺,這……這不是做了妳便宜老子嗎?”那工頭揪著狄雲耳朵,笑道:“進去,進去!先好好吃壹頓,晚上開工。”狄雲毫不抗拒,跟著他進去,心道:“怎麽晚上開工?”
  進得大屋,經過壹個穿堂,不由得大吃壹驚,眼前所見當真奇怪之極。只見屋子中間挖掘了壹個極大的深坑,土坑邊緣幾乎和四面墻壁相連,只留下壹條窄窄的通道。土坑中丟滿了鐵鋤、鐵鏟、土箕、扁擔之類用具,顯然還在挖掘。看了這所大屋外面雄偉堂皇的模樣,哪想得到屋中竟會掘了這樣壹個大土坑。
  那工頭道:“這裏的事,不許到外面去說,知不知道?”狄雲道:“是,是!我知道,這裏風水好,主人家要葬墳,不能讓外面人曉得。”那工頭嘿嘿壹笑,道:“不錯,傻小子倒聰明,來吃飯吧。”
  狄雲在廚房中飽餐了壹頓。那工頭叫他在廊下等著,不可亂走。狄雲答應了,心中愈益起疑。只見屋中壹切陳設都十分簡陋,廚房中竟沒砌好的竈頭,只擺著壹只大行竈,架了只鐵鑊。桌子板凳等物也都是貧家賤物,和這座大屋實在頗不相稱。
  到得傍晚,進屋來的人漸多,都是左近年輕力壯的鄉民,大家鬧哄哄地喝酒吃飯。狄雲隨眾而食,他說的正是當地土話,語音極正。那管家和工頭聽了,絲毫不起疑心,都道他只是本地壹個遊手好閑的青年。
  眾人飯罷,平工頭率領大夥來到大廳之中,說道:“大家出力挖掘,盼望今晚運氣好,如挖到了有用東西,重重有賞。”眾人答應了,鋤頭鐵鏟撞擊泥土之聲,嚓嚓嚓地響了起來。壹個年紀較長的鄉民低聲道:“掘了兩個多月啦,屁也沒挖到半個。就算這裏真有寶貝,也要看妳有沒福氣拿到手啊。”
  狄雲心想:“他們想掘寶?這裏會有什麽寶物?”他等工頭壹背轉身,慢慢挨到那年長鄉民身邊,低聲道:“大叔,他們要掘什麽寶貝?”那人低聲說道:“這寶貝可了不起。這裏的主人會望氣。他不是本地人,遠遠瞧見這裏有寶光上沖,知道地裏有寶貝,來買了這塊地皮,怕走漏風聲,先蓋了這座大屋,叫咱們由天睡覺,夜晚掘寶。”狄雲點頭道:“原來如此,大叔可知道是什麽寶貝呢?”那人道:“工頭兒說,那是壹只聚寶盆,壹個銅錢放迸了盆中,過得壹夜,明早就變成了壹盆銅錢。壹兩金子放進盆裏,明早就變成了滿盆黃金。妳說是不是寶貝?”
  狄雲連連點頭,說道:“真是寶貝,真是寶貝!”那人又道:“工頭特別吩咐,下鋤要輕,打爛了聚變盆,可不是玩的。工頭說的,掘到了聚寶盆後,可以借給咱們每個人用壹晚,妳愛放什麽東西都成。妳倒自己合計合計,要放什麽東西。”狄雲想了壹會兒,道:“我常餓肚予,放壹粒白米進去,明天變出壹滿盆白米來,豈不是好?”那人哈哈大笑,道:“好,好!”那工頭過來呼叱:“快挖,快挖!”
  狄雲心想:“世上哪有什麽聚寶盆?這主人決不是傻子,定是另有計謀,捏造聚寶盆的鬼活來騙人。”又低聲問道:“這裏主人姓什麽?妳說他不是本地人?”那人道:“妳瞧,主人不是出來了麽?”
  狄雲順著他眼光望去,只見後堂走出壹人,身形瘦削,雙目炯炯有神,服飾華麗,約莫五十來歲年紀。狄雲只向他瞧了壹眼,心便怦怦亂跳,轉過了頭,不敢對他再肴,心中不住說道:“這人我見過的,這人我見過的。他是誰呢?”只覺這人相貌好熟,壹時卻想不起在哪裏見過。
  只聽得那人道:“今晚大夥把兩半邊再掘深三尺,不論有什麽紙片碎屑,木條磚瓦,壹點都不可漏了,都要拿上來給我。”狄雲聽到他的說話之聲,心頭壹凜,登時省悟:“是了,原來是他。”低下了頭,斜眼又向他瞧了壹眼,心道:“不錯,果真是他。”
  這間大屋主人,竟便是在荊州萬震山家中教了他三招劍法的老乞丐。
  那時他衣服破爛,頭發蓬亂,全身汙穢之極,今日卻是壹個衣飾華貴的大財主,通身都變了相,因此直到聽了他說話的聲音,這才認出。
  狄雲立時便想從坑中跳將上去,和他相認,但這幾年來的受苦受難,教會他事事都要鄭重,不可魯莽急躁,尋思:“這位老乞丐伯伯待我很好,當年我和那大盜呂通相鬥,已然落敗,幸虧他出手相救。後來他又教了我三招精妙劍法,我才得大勝萬門眾弟子。現下想米,他這三招劍法甚為尋常,但當時卻使我得以免受羞辱。”他自學了《血刀經》上所錄的武功之後,見識大進,當年所學的三招“連城劍法”,這時想來已極為平庸。
  又想:“今日重會,原該好好謝他壹番才是。可是這裏是我師父的舊居,他在這甩挖掘什麽東西?他為什麽要起這樣壹痤大屋,掩人耳目?他從前是乞丐,又怎樣發了大財?”喑自琢磨:“還是瞧清楚再說。他雖是我恩人,要拜謝也不忙在壹時。他怎不怕我師父回來?難道……難道……帥父竟死了麽?”他從小由師父養育長大,向來便當他是父親壹般,想到師父說不定已經逝世,不由得眼眶紅了。
  突然之間,東南角上發出叮的壹聲輕響,壹個鄉民的鋤頭碰到了什麽東西。那主人躍人坑中,俯身拾起壹件東西。坑中眾鄉民都停廣挖掘,向他望去,只見他手中拿了壹根銹爛鐵釘,翻來覆去地看了半響,才拋在壹邊,說道:“動手啊,快挖,快挖!”
  
  狄雲和眾鄉民忙了壹夜,那主人始終全神貫註地在旁監督,直到天明,這才收工。多數鄉民散去回家,有七八人住得遠,便在大屋東邊廊下席地而睡。狄雲也在廊下睡了。睡到下午,眾人才起身吃飯。狄雲身上骯臟,有些臭氣,旁人不願和他親近,陲覺吃飯時都離得他遠遠地。狄雲正求之不得。他雖學會了小心謹慎,不敢輕信旁人,但要假裝作偽,仍是頗覺為難,財候壹久,多半露出馬腳,別人不來和他親近,那再好也沒有了。
  吃過飯後,狄雲走向三裏外的小村,想找人打聽師父是否曾經回來過。遠遠見到幾個少年時的遊伴,這時都已粗壯成人,在田間忙碌工作,他不願顯露自己身份,並不上前招呼,尋到壹個不相識的十三四歲少年,問起那間大屋的情形。
  那少年說道,大屋是去年秋天起的,屋主人很有錢,來掘聚寶盆的,可是掘到這時候還沒掘到。那少年邊說邊笑,可見掘聚寶盆壹事,在左近壹帶已成了笑柄。“原來的那幾間小屋麽?嗯,好久沒人住啦,從來沒人回來過。起大屋的時候,自然是把小屋拆了。”
  狄雲別過了那少年,悶悶不樂,又滿腹疑團,猜不出那老乞丐幹這件怪事到底是何用意。他在田野間信步而行,經過壹塊菜地,但見壹片青綠,都種滿了空心菜。
  “空心菜,空心菜!”
  驀然之問,他心中響起了這幾下清脆的頑皮的聲音。空心菜是湘西壹帶最尋常的蔬菜,粗生粗長,菜莖的心是空的。他自離湘西之後,直到今日,才再看到空心菜。他呆了半晌,俯身摘了壹根,聞聞青菜汁液的氣息,慢慢向西走去。
  西邊都是荒山,亂石嶙峋,那是甚至油桐樹、油茶樹也是不能種的。
  那邊荒山之中,有壹個旁人從來小知的山洞,是他和戚芳以前常去玩耍的地方。他懷念昔日,信步向那山洞走去。翻過兩個山坡,鉆過壹個大山洞,才來到這幽秘荒涼的山洞前。壹叢叢齊肩的長草,把洞口都遮住了。他心中壹陣難過,鉆進山洞,見洞中各吻,仍和當年自己和戚芳離去時壹模壹樣,沒半點移動過,只積滿了塵土。
  戚芳用黏土捏的泥人,他用來彈鳥的彈弓,捉山兔的扳機,戚芳放牛時吹的短笛,仍這麽放在洞裏石上。那邊是戚芳的針線籃。籃中剪刀已生滿了黃銹。
  當年逢到冬天農閑的日子,他常在這山洞裏打草鞋或編竹筐,戚芳就坐在他身畔做鞋子。她拿些零碎介片,疊成鞋底,然後壹針針地縫上去。師父和他的鞋子都是青布鞋面。她自己的,鞋面上有時繡壹朵花,有時繡壹只鳥,那當然是過年過節時穿的,平常穿的鞋子也都是青布面。若是下田下地種莊稼,不是穿草鞋,就是赤腳。
  狄雲隨手從針線籃中拿起壹木舊書,書的封面上寫著“唐詩選輯”四個字。他和戚芳都識字不多,誰也不會去讀什麽唐詩,那是戚芳用來夾鞋樣、繡花樣的。他隨手翻開朽本,拿出兩張紙樣來。那是壹對蝴蝶,是戚芳剪來做繡花樣的。他心裏清清楚楚地湧現了那天的情景。
  壹對黃黑相間的大蝴蝶飛到了山洞口,壹會兒飛到東,壹會兒飛到西,但兩只蝴蝶始終不分開。戚芳叫了起來:“梁山伯,祝英臺!梁山伯,祝英臺!”湘西壹帶的人管這種彩色大蝴蝶叫“粱山伯,祝英臺”,大概從下江人那裏學來的叫法。這種蝴蝶定是雌雄壹對,雙宿雙飛,從不分開。
  狄雲正在打草鞋,這對蝴蝶飛到他身旁,他舉起半只草鞋,啪的壹下,就將壹只蝴蝶打死了。戚芳“啊”的壹聲叫了起來,怒道:“妳……妳幹什麽?”狄雲見她突然發怒,不由得手足無措,囁嚅道:“妳喜歡……蝴蝶,我……我打來給妳。”
  死蝴蝶掉在地下,壹動也不動了,那只沒死的卻繞著死蝶,不住地盤旋飛動。
  戚芳道:“妳瞧,多作孽!人家好好壹對夫妻,給妳活生生拆散了。”狄雲看到她黯然的神色,聽到她難過的語音,才覺歉然,道:“唉,這真是我的不對啦。”
  後來,戚芳照著那只死蝶,剪丁個繡花紙樣,繡在她。己鞋上。過年的時候,又繡了壹只荷包給他,也是這麽壹對蝴蝶,黃色和黑色的翅膀,翅上靠近身體處有些紅色、綠色細線。這只荷包他壹直帶在身邊,但在荊州給捉進獄中後,就給獄卒拿去了。
  狄雲拿著那對做繡花樣子的紙蝶,耳中隱隱約約似乎聽到戚芳的聲音:“妳瞧,多作孽!入家好好壹對夫妻,給妳活生生拆散了、”他呆了壹陣,將紙蝶又夾回書中,隨手翻動,見書頁中還有許多紅紙花樣,有的是壹尾鯉魚,有的是三只山羊,那是過年時貼在窗上的窗花,都是戚芳剪的。
  他正拿了壹張張地細看,忽聽得數十丈外發出石頭相擊的喀喇壹響,有人走來。他心想:“這裏從沒人來,難道是野獸麽?”順手將夾繡花紙樣的書往懷中壹塞。
  只聽得有人說道:“這壹帶荒涼得很,不會在這裏的。”另壹個蒼老的聲音道:“嘿,越荒涼,越有人來收藏寶物。咱們得好好在這裏尋尋。”狄雲心道:“怎麽到這裏來尋寶?”閃身出洞,隱身壹株大樹之後。
  過不多時,便有人向這邊走來,聽腳步聲共有七八人。他從樹後望出去,只見當先壹人衣服光鮮,油頭粉臉,相貌好熟,跟著又有壹人手中提著鐵鏟,走了過來。這人身材高高的,氣宇軒昂。狄雲壹見,不由得怒氣上沖,立時便想沖出去壹把捏死了他。
  這人正是那奪他師妹,送他入獄,害得他受盡千辛萬苦的萬圭。
  他怎麽會到了這裏?
  旁邊那個年紀略輕的,卻是萬門小師弟沈城。
  那兩人壹走過,後面來的都是萬門弟子,魯坤、孫均、蔔垣、吳坎、馮坦壹齊到了。萬門本有八弟子,二弟子周圻在荊州城廢園中為狄雲所殺,只剩下七人了。狄雲好生奇怪:“這批人到這裏來,尋什麽寶貝?難道也是尋聚寶盆麽?”
  只聽得沈城叫了起來:“師父,師父,這裏有個山洞。”那蒼老的聲音道:“是嗎?”語音中抑制不住喜悅之情。跟著壹個高大的人形走了過來,正是五雲手萬震山。狄雲和他多年不見,見他精神矍鑠,步履沈穩,絲毫不見蒼老之態。
  萬震山當先進了山洞,眾弟子壹擁而進。洞中傳出來諸人的聲音:“這裏有人住的!”“灰塵積得這樣厚,多年沒人來了。”“不,不!妳瞧,這裏有新的腳印。”“啊,這裏有新手印,有人剛來過不久。”“壹定是言師叔,他……他將連城劍譜偷了去啦。”
  狄雲又吃驚又好笑:“他們要找連城劍法的劍譜麽?怎地攪了這麽久,還是沒找到?什麽言師叔?師父說他二師兄言達平失蹤多年,音信不知,只怕早已不在人世,怎麽又會鉆了出來奪連城劍譜?那明明是我留下的手印腳印,他們瞎猜壹通,真活見鬼了。”
  只聽萬震山道:“大家別忙著起哄,四下裏小心找壹找。”有人道:“言師叔既來過這裏,哪還有不拿了去的?”有人道:“戚長發這廝真工心計,將劍譜藏在這裏,別人還真不容易找到。”又壹人道:“他當然工於心計啊,否則怎麽會叫‘鐵鎖橫江’?”萬震山道:“剛才咱們遠遠跟著那鄉下人過來,這人腳步好快,壹會兒就不見了。這個人說不定也有點邪門。”萬圭道:“本地鄉下人熟悉山路,定是轉上小路走了。若不是他,噸們就算再找上壹年半載,恐怕也不會找到這兒來。”
  狄雲心想:“原來他們是跟著我來的,否則這山洞這麽隱僻,又怎會給他們找到。”
  只聽得各人亂哄哄地到處壹陣翻掏。洞裏本來沒什麽東西,各人這樣亂翻,也不過是將幾件破爛物事東丟來、西丟去地移動壹下位置而已。跟著鐵鏟挖地之聲響起,但山洞底下都是巖石,哪裏挖得下去?
  萬震山道:“沒什麽留著了,大夥出去,到外面合計合計。”眾弟子隨著萬震山出來,走到山溪旁,在巖石上坐了下來。狄雲不願給他們發現,不敢走近。這八人說話聲音甚低,聽不見說些什麽。過得好壹會兒,八個人站起身來走了。
  狄雲心想:“他們是來找連城劍譜,卻疑心是給我二師伯言達平盜了去。我師父的家給改成了壹座大屋子,那老丐說要找什麽聚寶盆……啊,是了,是了!”
  突然之間,壹道靈光閃過腦海,猛地裏恍然大悟:“這老乞丐哪裏是找什麽聚寶盆了,他也是在尋連城劍譜。他認定這劍譜是落入了我師父手中,於是到這裏來仔細搜尋,為了掩人耳目,先起這麽壹座大屋,然後再在屋中挖坑找尋,生怕別人起疑,傳出風聲說是找聚寶盆,那自然是欺騙鄉下人的鬼話。”跟著又想:“那日萬師伯做壽,這老乞丐白天夜晚地來來去去,顯然是別有用心。嗯,萬震山他們找不到劍譜,豈有不到那大屋去查察之理?多半早已去查察過了。這件事尚未了結,我到那大屋去等著瞧熱鬧便是,這中間大有古怪,壹百個不對頭!”
  “可是我師父呢?他老人家到了哪裏?他的家給人攪得這麽天翻地覆,他知不知道?”“師妹呢?她是留在荊州城裏,享福做少奶奶吧。萬家的人要來搜查她父親的屋子,多半不會給她知道。這時候,她在幹什麽呢?”
  
  晚上,大屋裏又四壁點起了油燈和松明。十幾個鄉民拿起了鋤頭鐵伊挖地。狄雲也混在人群中挖掘,既不特別出力,也不偷懶,要旁人越少留意到他越好。他頭發蓬松,不剃胡子,大半張臉都給毛發遮住了,再塗上壹些泥灰,當真面目全非,又想日間萬震山等人跟隨過自己,別給他們認了出來,於是將纏頭的白布和腰間的青布帶子掉換了使用。這壹晚,他們在挖靠北那壹邊,那老乞丐背負著雙手,在坑邊踱來踱去。當然,他現在完全不像乞丐了,衣飾富麗,左手上戴著個碧玉戒指,腰帶上掛了好大的壹塊漢玉。
  突然之間,狄雲聽到屋外有人悄悄掩來,東南西北,四面都有人。這些人離得還遠,那老丐顯然並未知覺。狄雲側過身子,斜眼看那老丐,只聽得腳步聲慢慢近了,五個,六個……七個……八個,是了,便是萬震山和他的七個弟子。但那老丐還是沒發覺。狄雲早聽得清清楚楚,那八個人便如近在眼前,可是老丐卻如耳朵聾了壹般。
  五年之前,狄雲對那老丐敬若神明。他只跟老丐學了三招劍法,便將萬門八弟子打得壹敗塗地,全無招架的余地。“但怎麽他的武功變得這樣差了,因為老了麽?難道不是他麽?是認錯人了麽?不,決不會認錯的。”狄雲卻沒想到是自己的武功進步到了極高境界,於他是清晰可聞的聲音,在旁人耳中卻全無聲息。
  八個人越來越近。狄雲很奇怪:“這八人真是好笑,誰還聽不到妳們偷偷掩來,還這麽躡手躡腳,鬼鬼祟祟?”那八人又走近了十余丈,突然間,那老丐身子微微壹顫,側過了耳朵,傾聽動靜。狄雲心想:“他聽見了?他是聾的麽?”其實,這八人相距尚遠,若換作壹兩年前的狄雲,他不會聽到腳步聲,再走近些,也還是聽不到的。
  那八個人更加近了,走幾步,停壹停,顯然是防屋中人發現。可是那老丐已經發覺了。他轉過身來,拿起倚在壁角的壹根拐杖,那是壹根粗大的龍頭木拐。
  突然之間,那八人同時快步搶前,四面合圍。砰的壹聲響,大門踢開,萬圭當先搶入,跟著沈城、蔔垣跟了進來。七人各挺長劍,將那老丐團團圍住。
  那老丐哈哈大笑,道:“很好,哥兒們都來了!萬師哥,怎麽不請進來?”
  門外壹人縱聲長笑,緩步踏入,正是五雲手萬震山。他和那老丐隔坑而立,兩人相互打量。過了半晌,萬震山笑道:“言師弟,幾年不見,妳發了大財啦。”
  這三句話鉆入狄雲耳中,他頭腦中登時壹陣混亂:“什麽?這老丐便是……便是二師伯……二師伯……言達平?”
  只聽那老丐道:“師哥,我發了點小財。妳這幾年買賣很好啊。”萬震山道:“托福!餵,小子們,怎麽不向師叔磕頭?”魯坤等壹齊跪下,齊聲說道:“弟子叩見言師叔。”那老丐笑道:“罷了,罷了!手裏拿著刀劍,磕頭可不大方便,還是免了吧。”
  狄雲心道:“這人果然是言師伯。他……他?”
  萬震山道:“師弟,妳在這兒開煤礦嗎?怎麽挖了這樣大的壹個坑?”言達平嘿嘿壹笑,道:“師兄猜錯了。小弟仇人太多,在這裏避難,挖個深坑是壹作二用。仇人給小弟殺了,就隨手掩埋,不用挖坑。倘若小弟給人家殺了,這土坑便是小弟的葬身之地。”萬震山笑道:“妙極,師弟真想得周到。師弟身子也不肥大,我看這坑夠深的了,不用苒挖啦。”言達平微笑道:“葬壹個人是綽綽有余了,葬八個人恐怕還不夠。”
  狄雲聽他二人壹上來便唇槍舌劍,針鋒相對,不禁想起丁典的說話,尋思:“他們師兄弟合力殺了他們師父。受業恩師都要殺,相互之間又有什麽情誼?聽丁大哥說,他們師兄弟奪到了連城劍譜,卻沒得到劍訣。那劍訣盡是壹些數字,什麽第壹字是‘閃’,第二字是‘四十壹’,第三字是‘三十三’,第四字是‘五十三’,第五個字是‘十八’,丁大哥壹直到死,也沒說完。劍譜不是早在他們手中麽?怎地又到這裏來找尋?”
  萬震山道:“好師弟,咱們同門這許多年,我的心思,妳全明白,妳的肚腸,我也早看穿了,大家還用得著繞圈子說話麽?拿來!”說了這“拿來”兩字,便即伸出了右手。言達平搖了搖頭,道:“還沒找到。戚老三的心機,咱哥兒倆都不是對手。我可萬萬猜不到他將劍譜藏在哪裏。”
  狄雲又是壹凜:“難道他們師兄弟三人合力搶到劍譜,卻又給我師父拿了去?可是這些年來,怎地又絲毫沒動靜?是了,定是我師父下手異常巧妙,他們壹直沒覺察出來。師父既不在此處,劍譜自會隨身攜帶,怎會埋藏在這屋中?他們拼命到這裏來翻尋,那不是太傻了嗎?”可是,他知道萬震山和言達平決不是傻瓜,比自己聰明十倍也還不止。這中間到底隱藏著什麽陰謀和機關?他猜不出,也知道不必去猜。
  萬震山哈哈大笑,說道:“師弟,妳還裝什麽假?人家說咱們三師弟是鐵鎖橫江,手段厲害。我說呢,還是妳二師弟厲害。拿來!”說著右手又向前壹伸。
  言達平拍拍衣袋,說道:“咱哥兒倆多年老兄弟,還能分什麽彼此?師哥,這玩意兒要是兄弟得到了,憑我這點兒料,決計對付不了,非得妳來主持大局不可,做兄弟的只能在旁協助,分壹些好處。但要是師兄得到了呢,嘿嘿,師兄門下弟子雖多,功夫都還嫩著點兒,只怕也須讓做兄弟的湊合湊合,加上壹把手。”
  萬震山皺眉道:“妳在那邊山洞裏,拿到了什麽?”言達平奇道:“什麽山洞?這附近有個山洞麽?”萬震山道:“師弟,妳我年紀都這麽壹大把了,何必到頭來再傷和氣?請妳拿出來,大家壹同參洋。今後有福同享、有難同當如何?”
  言達平道:“這可奇了,妳怎麽壹口咬定是我拿到了?要是我已得手,還在這裏挖挖掘掘地幹什麽?”萬震山道:“妳詭計多端,誰知道妳幹什麽?”言達平道:“三師弟的東丙,哪有這麽容易找到的。我瞧啊,也不會是在這屋中,再掘得三天,倘若仍無結果,我也不想再攪下去了。”萬震山冷笑道:“哼!我瞧妳還是再掘十天半月的好,裝得像些。”
  言達平勃然變色,便要翻臉,但壹轉念間,忍住了怒氣,道:“妳要怎樣才信?”放下拐杖,解開衣扣,除下長袍,抓住袍子下擺,倒轉來抖了兩抖,丁丁當當地跌出幾兩碎銀子和壹只鼻煙壺來,都掉在地下。
  萬震山道:“妳有這麽蠢,拿到了之後會隨身收藏?就算是藏在身邊,也必貼肉收的,不會放在袍子袋裏。”言達平嘆了口氣,道:“師兄既信不過,那就來搜搜吧。”
  萬震山道:“如此得罪了。”向萬圭和沈城使個眼色。兩人點了點頭,還劍入鞘,壹左壹右,走到言達平身邊。萬震山向蔔垣和魯坤又橫個眼色,兩人慢慢繞到言達平身後,手中緊緊抓住了劍柄。
  言達平拍拍內衣口袋,道:“請搜!”萬圭道:“師叔,得罪了!”伸手去摸他口袋。突然之間,萬圭“啊”的壹聲尖叫,急忙縮手倒退,火光下只見手背上爬著壹只三寸來長的大蠍子。他反手往土坑邊壹擊,啪的壹聲,將蠍子打得稀爛,但手背已中劇毒,登時高高腫起。他要逞英雄,不肯呻吟、額上汗珠卻已如黃豆般滲了出來。
  言達平失驚道:“啊喲,萬賢侄,妳哪裏去攪了這只毒蟲來?這是花斑毒蠍,可厲害得很哪。這東西是玩不得的。師哥,快,快,妳有解藥沒有?只要救遲了壹步,那就不得了,了不得!乖乖我的媽!”
  只見萬圭的手背由紅變紫,由紫變黑,壹道紅線,緩緩向手臂升上去。萬震山知道中了言達平的陷阱,說不得,只好忍壹口氣,說道:“師弟,做哥哥的服了妳啦。我這就認輸。妳拿解藥來,我們拍手走路,不再來向妳啰唆了。”
  言達平道:“這解藥麽,從前我倒也有過的,只年深日久,不知丟在哪裏了,過兒天我慢慢跟妳找找,或許能找得到。要不然,我到大名府去,找到了藥方,另外給妳配過,那也成的。誰叫咱們師兄弟情誼深長呢。”
  萬震山壹聽,當真要氣炸了胸膛,這種毒蛇、毒蠍之傷,壹時三刻便能要了人性命,只要這道紅線壹通到胸口,立時便即氣絕斃命,說什麽“過幾天慢慢找找”,此處到河北大名府千裏迢迢,又說什麽找藥方配藥,居然虧他有這等厚顏無恥,還說“誰叫咱師兄弟情誼深長呢”,眼見愛子命在頃刻,只得強忍怒氣,心想君子報仇,十年未晚,便道:“師弟,這個筋鬥,我栽定了。妳要我怎麽著,便劃下道兒來吧。”
  言達平慢條斯理地穿上氐袍,扣上衣扣,說道:“師哥,我有什麽道兒好劃給妳的?妳愛怎麽便怎麽吧。”萬震山心道:“今日且讓妳扯足順風旗,日後要妳知道我厲害。”說道:“好吧,姓萬的自今而後,永不再和妳相見。再向妳啰唆什麽,我姓萬的不是人。”言達平道:“這個對不敢當。做兄弟的只求師哥說壹句,那《連城劍譜》,該當歸言達平所有。倘若兄弟僥幸找到,自然無話可說;就算落入了師哥手裏,也當讓給兄弟。”
  萬圭毒氣漸漸上行,只覺壹陣陣暈眩,身子不由自主地搖搖擺擺。魯坤叫道:“師弟,師弟!”伸手扶住,撕破他衣袖,只見那道紅線已過腋下。他轉頭向著萬震山叫道:“師父,今日什麽都答允了吧!”萬震山道:“好,這《連城劍譜》,就算是師弟妳的了,恭喜!恭喜!”這兩句“恭喜”,卻說得咬牙切齒,滿腔怨毒。
  言達平道:“既是如此,讓我進屋去找找,說不定能尋得到什麽解藥,那要瞧萬賢侄是不是有這門造化了。”說完慢吞吞地轉身入內。萬震山使個眼色,魯坤和蔔垣跟了進去。
  過了好壹會兒,三人都沒出來,也沒聽到什麽聲息,只見萬圭神誌昏迷,由沈城扶著,已不能動彈。萬震山心中焦急,向馮坦道:“妳進去瞧瞧。”馮坦道:“是!”正要進去,只見言達平走了出來,滿面春風地道:“還好,還好!這不是找到了嗎?”手中高舉著壹個小瓷瓶,說道:“這是解藥,行,治蠍毒再好不過了。萬賢侄,妳好大命啊。以後這種毒物可玩不得了。”說著走到萬圭身邊,拔開瓶塞,在萬圭手背傷口上灑了些黑色藥末。
  這解藥倒也真靈,不多時便見傷口中慢慢滲出黑血,壹滴滴地掉在地下,黑血越滲越多,萬圭手臂上那道紅線便緩緩向下,回到臂彎,又回到手腕。
  萬震山籲了口氣,心中又輕松,又惱恨,兒子的性命是保全了,可是這壹仗大敗虧輸,還沒動手即受制於人。又過壹會兒,萬圭睜開了眼睛,叫了聲:“爹!”
  言達平將瓷瓶口塞上,放回懷中,拿過拐杖,在地下輕輕壹頓,笑道:“這就行啦,萬賢侄,妳今後學了這乖,伸手到人口袋裏去掏摸什麽,千萬得小心才是。”
  萬震山向沈城道:“叫他們出來。”沈城應道:“是!”走到廳後,大聲叫道:“魯師哥、蔔師哥,快出來,咱們走了。”只聽得魯蔔二人“啊,啊,啊”地叫了幾下,卻不出來。孫均和沈城不等師父吩咐,徑自沖了進去,隨即分別扶了魯坤、蔔垣出來。但見兩人臉無人色,壹斷左腿,壹折右足,自是適才遭了言達平的毒手。
  萬震山大怒,他本就有意立取言達平的性命,這時更有了借口,這口惡氣哪裏還耐得到他日再出?當即唰的壹聲,長劍出鞘,刃吐青光,疾向言達平喉頭刺了過去。
  狄雲從未見萬震山顯示過武功,這時見他壹招刺出,狠辣穩健,心中暗道:“這壹劍好像沒什麽漏洞。”狄雲此時武學修為已甚深湛,雖無人傳授,但在別人出招之時,自然時然地首先便看對方招數中有什麽破綻。
  言達平斜身讓過,左手抓住拐杖下端,右手抓住拐杖龍頭,雙手壹分,嚓的壹聲輕響,白光耀眼,手中已多了壹柄長劍。原來那拐杖的龍頭便是劍柄,劍刃藏在杖中,拐杖下端便是劍鞘。他壹劍在手,當即還招,丁丁丁丁之聲不絕,師兄弟二人便在土坡邊上鬥了起來。鬥得數招,均覺坑邊地形狹窄,施展不開,同聲吆喝,壹齊躍入坑中。
  眾鄉民見二人口角相爭,早已驚疑不定,待見動上了家夥惡鬥,更嚇得縮在屋角落中,誰也不敢作聲。狄雲也裝出畏縮之狀,留神觀看兩位師伯,只看得七八招,心想:“二位師伯內力太過不足,招法卻盡夠了,就算得到了什麽《連城劍譜》,恐怕也沒什麽用處,除非那是壹部增進內功的武經。何既是‘劍譜’,想來必是講劍法的書。”
  他又看幾招,更覺奇怪:“劉乘風、花鐵幹他們‘落花流水’四俠的武功,比之我這兩位師伯高得多了。兩位師伯壹味講究招數變化,全不顧和內力配合。那是什麽道理?當年師父教我劍術,也這麽教。看來他們萬、言、戚師兄弟三人全這麽學的。這種武功遇上比他們弱的對手,自然占盡了上風,但只要對方內力稍強,他們這許多變幻無窮的劍招,就半點用處也沒有了。為什麽要這樣學劍?為什麽要這樣學劍?”
  只見孫均、馮坦、吳坎三人各挺長劍,上前助戰,成了四人合攻言達平之勢。
  言達平哈哈大笑,說道:“好,好!大師哥,妳越來越長進啦,招集了壹批小嘍啰,齊來攻打妳師弟。”他雖裝作若無其事,劍法上卻已頗見窒滯。
  狄雲心想:“他師兄弟二人的劍招,各有各的長處。言師伯當年教了我刺肩、打耳光、去劍三式,用以對付萬門眾弟子,那是十分有用的,用來對付萬師伯,卻半點用處也沒有了。唉,他們大家都不懂,單學劍招變化,若無內功相濟,那有什麽用?半點用處也沒有,真奇怪,這樣淺的道理,連我這笨人也懂,他們個個十分聰明,怎麽會誰也不懂?難道是我自己糊塗了?”突然之間,心頭似乎閃過了壹道靈光:“丁大哥跟我說過那《神照經》的來歷,顯然,師祖爺梅念笙是懂得這道理的,卻為什麽不跟三個弟子說?難道……難道……難道……”他心中連說三個“難道”,背上登時滲出了壹片冷汗,不由得打了個寒噤,身子也輕輕發抖。
  旁邊壹個年老的鄉民不住念佛:“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別弄出人命來才好。小兄弟,別怕,別怕。”他見狄雲發抖,還道他是見到萬言二人相鬥而害怕,雖出言安慰,自己心中可也著實驚懼。
  狄雲心底已明白了真相,可是那實在太過陰險惡毒,他不願多想,更不願將已經猜到了的真相,歸並成為壹條明顯的理路,只是既想通了關鍵所在,壹件件小事自會匯歸在壹起。萬震山、言達平、孫均、馮坦……這些人每壹招遞出,都令他的想法多了壹次印證。“不錯,不錯,定是這樣。不過,又恐怕不會吧?做師父的,怎能如此惡毒?不會的,不會的……可是,倘若不是,又怎會這樣?實在太奇怪了。”
  壹張清清楚楚的圖畫在他腦海中呈現了出來:“許多年以前,就是在這屋子外面,我和師妹練劍,師父在旁指點。師父教了我壹招,是巧妙。我用心地練,第二次師父卻教得不同了,劍法仍然很巧妙,卻和第壹次有些兒不同。當時,我只道是師父的劍法變幻莫測。這時想來,兩次所教的劍招為什麽不同,道理再也明白不過了。”
  突然之間,心裏感到壹陣陣地刺痛:“師父故意教我走錯路子,故意教我些次等劍法。他自己的本事高得多,卻故意教我學些中看不中用的劍招。他……他……言師伯的武功和師父應該差不多,可是他教了我三招劍法,就比師父高明得多……”
  “言師伯卻又為什麽教我這三招劍法?他不會存著好心的。是了,他要引起萬師伯的疑心,要萬師伯和我師父鬥將起來……”
  “萬師伯也是這樣,他自己的本事,和他的眾弟子完全不同……卻為什麽連自己的兒子也要欺騙?唉,他不能單教自己兒子,卻不教別的弟子,否則的話,中間的把戲立刻就拆穿了。”
  言達平左手捏著劍訣,右手手腕抖動,劍尖連轉了七個圈子,快速無倫地刺向萬震山胸口。萬震山橫過劍身,以橫破圓,斜劈連削,將他這七個劍圈盡數破解了。
  狄雲在旁看著,又想:“這七個圈子全是多余,最終是壹劍刺向萬師伯的左胸,何不直截了當地刺了過去?豈不既快又狠?萬師伯斜劈連削,以七個招式破解言師伯的七個劍圈,好像巧妙,其實笨得不得了,只須反刺言師伯小腹,早已得勝了。”
  猛地裏腦海中又掠過壹幕情景:
  他和師妹戚芳在練劍,戚芳的劍招花式繁多,他記不清師父所教的招數,給迫得手忙腳亂,連連倒退。戚芳接連三招攻來,他頭暈眼花,手忙腳亂,眼看抵敵不住,已無法去想師父教過的劍招,隨手擋架,跟著便反刺出去……
  戚芳使壹招“忽聽噴驚風,連山若布逃”,圈劍來擋,但他的劍招純系自發,不依師授規範,戚芳這壹招花式巧妙的劍法反而擋架不住。他壹劍刺去,直指師妹肩頭。正收勢不及之際,師父戚長發從旁躍出,手中拿著壹根木柴,啪的壹聲,將他手中長劍擊落。他和戚芳都嚇得臉色大變。戚長發將他狠狠責罵壹頓,說他亂刺亂劈,不依師父所教的方法使劍,太不成話。當時他也曾想到:“我不照規矩使劍,怎麽反而勝了?”但這念頭只壹閃即逝,隨即明白:“自然因為師妹的劍術還沒練得到家。要是遇上了真正好手,我這般胡砍亂劈當然非輸不可。”他當時又怎想得到:自己隨手刺出去的劍招,其實比師父所教稀奇古怪、花巧百出的劍法有用得多。
  現下想來,那可全然不同了。以他此刻的武功,自己清清楚楚地看了出來:萬震山和言達平兩人所使的劍術之中,有許多是全然無用的花招,而萬震山教給弟子的劍法,戚長發教給他和戚芳的劍法,其中無用的花招虛式更多。不用說,師祖梅念笙早瞧出三個徒兒心術不正,在傳授之時故意引他們走上了劍術的歪路,而萬震山和戚長發在教徒兒之時,或有意或無意地,引他們在歪路上走得更遠,更加好看,更加沒用。
  臨敵之時使壹招不管用的劍法,不只是“無用”而已,那是虛耗了機會,讓敵人搶到上風,便是將性命交在敵人手裏。為什麽師祖、師父、師伯都這麽狠毒?都這麽的陰險?“他們會和自己的兒子、女兒有仇麽?故意坑害自己的徒弟麽?那決計不會。必定另有重大原因,壹定有要緊之極的圖謀。難道是為了那本《連城劍譜》?應該是的吧?萬師伯和言師伯為了這劍譜,可以殺死自己師父,現在又拼命想殺死對方。”
  不錯,他們在拼命想殺死對方。土坑中的爭鬥越來越緊迫。萬震山和言達平二人的劍法難分高下,但萬門眾弟子在旁相助,究竟令言達平大為分心,幸得他先使計傷了萬圭、魯坤、蔔坦三人,不然這時早已輸了。鬥到分際,孫均壹劍刺向言達平後心,言達平回劍壹擋,劍鋒順勢掠下。孫均壹聲:“啊喲!”虎口受傷,跟著當的壹聲,長劍落地。便在這時,萬震山已乘隙削出壹劍,在言達平右臂割了長長壹道口子。
  言達平吃痛,急忙劍交左手,但左手使劍究竟甚是不慣,右臂上的傷勢也著實不輕,鮮血染得他半身都是血汙。七八招拆將下來,左肩上又中了壹劍。
  眾鄉民見狀,都嚇得臉上變色,竊竊私議,只想逃出屋去,卻誰也不敢動彈。
  萬震山決意今日將這師弟殺了,壹劍劍出手,更加狠辣,嗤的壹聲響,言達平右胸又中壹劍。眼著數招之間,言達平便要死於師兄劍底,他咬著牙齒浴血苦鬥,不出半句求饒的言語。他和這師兄同門十余年,離了師門之後,又明爭暗鬥了十余年,對他為人知之極深,出言相求只徒遭羞辱,絕無用處。
  狄雲心道:“當年在荊州之時,言師伯以壹只飯碗助我打退大盜呂通,又教了我三招劍法,使我不受萬門諸弟子的欺侮,雖然他多半別有用意,但我總是受過他恩惠,決不能讓他死於非命。”當下假裝不住發抖,提起手中鐵鏟在地下鏟滿了泥土。
  只見萬震山又挺劍向言達平小腹刺去,言達平身子搖晃,已閃避不開。狄雲手中的鐵鏟輕輕壹抖,壹鏟黃泥向萬震山飛去。泥上所帶的內勁著實不小。萬震山給這股勁力壹撞,登時立足不住,騰的壹下,向後摔出。
  眾人出其不意,誰也不知泥土從何處飛來。狄雲幾鏟泥土跟若迅速擲出,都是擲向點在壁上的松明和油燈,大廳中立時黑漆壹團,眾人都驚叫起來。狄雲縱身而前,壹把抱起言達平便沖了出去。
  狄雲壹到屋外,便將言達平負在背上,往後山疾馳。他於這壹帶的地勢十分熟悉,盡往荒僻難行的高山上攀行。言達平伏在他背上,只覺耳畔生風,猶似騰雲駕霧壹般,恍如夢中,真不信世間竟有這等武功高強之人。萬震山和群弟子大呼追來,卻和狄雲越離越遠。
  狄雲負著言達平,攀上了這壹帶最高的壹座山峰。山峰陡峭險峻,狄雲也從未上來過。他曾與戚芳仰望這座雲圍霧繞的山峰,商量說山上有沒有妖怪神仙。戚芳說:“哪壹日妳待我不好了,我便爬上山去,永遠不下來了。”狄雲說:“好,我也永遠不下來。”戚芳笑道:“空心菜!妳肯陪著我永遠不下來,我也不用上去啦。”
  當時狄雲只嘻嘻傻笑,此刻卻想:“我永遠願意陪著妳,妳卻不要我陪。”
  他將言達平放下地來,問道:“妳有金創藥麽?”言達平撲翻身軀便拜,道:“恩公尊姓大名?言達平今日得蒙相救,大恩不知如何報答才是。”狄雲不能受師伯這個禮,忙跪下還禮,說道:“前輩不必多禮,折殺小人了。小人是無名之輩,壹些小事,說什麽報答不報答?”言達平堅欲請教,狄雲不會捏造假名,只是不說。
  言達平見他不肯說,只得罷了,從懷中取出金創藥來,敷上了傷口;撫摸三處劍傷,兀自心驚:“他再遲得片刻出手,我這時已不在人世了。”
  狄雲道:“在下心中有幾件疑難,要請問前輩。”言達平忙道:“恩公再也休提前輩兩字。有何詢問,言達平自當竭誠奉告,不敢有分毫隱瞞。”狄雲道:“那再好不過了。請問前輩,這座大屋,是妳所造的麽?”言達平道:“是的。”狄雲又問:“前輩雇人挖掘,當然是找那《連城劍譜》了。不知可找到了沒有?”
  言達平心中壹凜:“我道他為什麽好心救我,卻原來也是為了那本《連城劍譜》。”說道:“我花了無數心血,至今未曾得到半點端倪。恩公明鑒,小人實不敢相瞞。倘若言達平已經得到,立刻便雙手獻上。姓言的性命是恩公所救,豈敢愛惜這身外之物?”
  狄雲連連搖手,道:“我不是要劍譜。不瞞前輩說,在下武功雖然平平,但相信這什麽《連城劍譜》,對在下的功夫也未必有什麽好處。”言達平道:“是,是!恩公武功出神入化,已然當世無敵,那《連城劍譜》也不過是壹套劍法的圖譜。小人師兄弟只因這是本門的功夫,才十分重視,在外人看來,那也是不足壹哂的了。”
  狄雲聽出他言不由衷,當下也不點破,又問:“聽說那大屋的所在,本來是妳師弟戚老前輩所住的。這位戚前輩外號叫做‘鐵鎖橫江’,那是什麽意思?”他自幼跟師父長大,見師父實是個忠厚老實的鄉下人,但丁典卻說他十分工於心計,是以要再問壹問,到底丁典的話是否傳聞有誤。
  言達平道:“我師弟戚長發外號叫做‘鐵鎖橫江’,那是人家說他計謀多端,對付人很辣手,就像壹條大鐵鏈鎖住了江面,叫江中船只上又上不得、下又下不得的意思。”狄雲心中壹陣難過,暗道:“丁大哥的話沒錯,我師父竟是這樣的人物,他始終不向我顯示本來面目。不過,不過他壹直待我很好,騙了我也沒什麽。”心中仍然存著壹線希望,又道:“江湖上這種外號,也未必靠得住,或許是戚師父的仇人給他取的。妳和令師弟同門學藝,自然知道他的性情脾氣。到底他性子如何?”
  言達平嘆了口氣,道:“非是我要說同門的壞話,恩公既然問起,在下不敢隱瞞半分。我這個戚師弟,樣子似乎是頭木牛蠢馬,心眼兒卻再也靈巧不過。否則那本《連城劍譜》,怎麽會給他得了去呢?”
  狄雲點了點頭,隔了半晌,才道:“妳怎知那《連城劍譜》確是在他手中?妳親眼瞧見了麽?”言達平道:“雖不是親眼瞧見,但小人仔細琢磨,壹定是他拿去的。”狄雲道:“我聽人說,妳常愛扮作乞丐,是不是?”言達平又是壹驚:“這人好厲害,居然連這件事也知道了。”便道:“恩公消息靈通,在下的作為,什麽都瞞不過妳。初時在下料得這本《連城劍譜》不是在萬師哥手中,便是在戚師弟手中,因此便喬裝改扮,易容為丐,在湘西鄂西來往探聽動靜。”
  狄雲道:“為什麽妳料定是在他們二人手中?”言達平道:“我恩師臨死之時,將這劍譜交給我師兄弟三人……”狄雲想起丁典所說,那天夜裏長江畔萬、言、戚三人合力謀殺師父梅念笙之事,“哼”了壹聲,道:“是他親手交給妳們的嗎?恐怕……恐怕……不見得吧?他是好好死的嗎?”
  言達平壹躍而起,指著他道:“妳……妳是……丁……丁典……丁大爺?”丁典安葬梅念笙的訊息後來終於泄漏,是以言達平聽得他揭露自己弒師的大罪,便猜想他是丁典。
  狄雲淡淡道:“我不是丁典。丁大哥嫉惡如仇。他……他親眼見到妳們師兄弟三人合力殺死師父,倘若我是丁大哥,今日就不會救妳,讓妳死在萬……萬震山的劍下。”
  言達平驚疑不定,道:“那麽妳是誰?”狄雲道:“妳不用管我是誰。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妳們合力殺了師父之後,搶得《連城劍譜》,後來怎樣?”言達平顫聲道:“妳既然什麽都知道了,何必再來問我?”狄雲道:“有些事我知道,有些事我不知。請妳老老實實說吧。若有假話,我總會查察得出。”
  言達平又驚又怕,說道:“我如何敢欺騙恩公?我師兄弟三人拿到《連城劍譜》之後,壹查之下,發覺只有劍譜,沒有劍訣,那仍無用,便跟著去追查劍訣……”狄雲心想:“丁大哥言道,這劍訣和壹個大寶藏有關。現下梅念笙、淩小姐、丁大哥都已逝世,世上已無人知道劍訣,妳們兀自在做夢。”只聽言達平繼續說道:“我們三個人妳不放心我,我不放心妳,每天晚上都在壹間房睡,這本劍譜,便鎖在壹只鐵盒之中。我們把鐵盒鎖上的鑰匙投入了大江,鐵盒放在房中桌子的抽屜裏,鐵盒上又連著三根小鐵鏈,分系在三人的手上,只要有誰壹動,其余二人便驚覺了。”
  狄雲嘆了口氣,道:“這可防備得周密得很。”言達平道:“哪知道還是出了亂子。”狄雲問道:“又出了什麽亂子?”言達平道:“這壹晚我們師兄弟三人在房中睡了壹夜,次日清晨,萬震山忽然大叫:‘劍譜呢?劍譜呢?’我壹驚跳起,只見放鐵盒的抽屜拉開了沒關上,鐵盒的蓋子也打開了,盒中的劍譜已不翼而飛。我們三人大驚之下,拼命地追尋,卻哪裏還尋得著?這件事太也奇怪,房中的門窗仍是在內由鐵扣扣著,好端端地沒動,因此劍譜定非外人盜去,不是萬師哥,便是戚師弟下的手了。”
  狄雲道:“果真如此,何不黑夜中開了門窗,裝作是外人下的手?”言達平嘆了口氣,說道:“我們三人的手腕都是用鐵鏈連著的。悄悄起身去開抽屜,開鐵盒,那是可以的,要走遠去開門開窗,鐵鏈就不夠長了。”狄雲道:“原來如此。那妳們怎麽辦?”言達平道:“劍譜得來不易,我們當然不肯就此罷休。三個人妳怪我,我怪妳,大吵了壹場,但誰也說不出什麽證據,只好分道揚鑣……”
  狄雲道:“有壹件事我想不明白,倒要請教。妳們師父既有這樣壹本劍譜,遲早總會傳給妳們,難道他要帶進棺材裏去不成?何以定要下此毒手?何以要殺了師父來搶這劍譜?”言達平道:“我師父,我師父,唉,他……他是老糊塗了,他認定我們師兄弟三人心術不正,始終不傳我們這劍譜上的劍法,眼看他是在另行物色傳人,甚至於要將本門武功盡數傳於外人。我們三人忍無可忍,迫於無奈,這才……這才下手。”
  狄雲道:“原來如此。妳後來又怎斷定劍譜是在妳戚師弟手中?”
  言達平道:“我本來疑心是萬震山盜的,他首先出聲大叫,賊喊捉賊,最是可疑。我暗中跟蹤他,跟得不久,便知不是他。因為他在跟蹤戚師弟。劍譜倘若是萬震山這廝拿去的,他不會去跟蹤別人,定是立即躲到窮鄉僻壤,或是什麽深山荒谷中去練了。可是我每次在暗中見到他,總是見他咬牙切齒,神色十分焦躁痛恨,於是我改而去跟蹤戚長發。”
  狄雲道:“可尋到什麽線索?”言達平搖頭道:“這戚長發城府太深,沒半點形跡露了出來。我曾偷看他教徒兒和女兒練劍,他故意裝傻,將出自唐詩的劍招名稱改得狗屁不通,當真要笑掉旁人大牙。不過他越做作,我越知道他路道不對。我壹直盯了他三年,他始終沒顯出半分破綻。當他出外之時,我曾數次潛人他家中細細搜尋,可是別說沒連城劍譜,連尋常書本子也沒壹本。嘿,嘿!這位師弟,當真是好心計,好本事!”
  狄雲道:“後來怎樣?”
  言達平道:“後來嘛,萬震山忽然要做壽,派了個弟子來請戚長發到荊州去吃壽酒。當然哪,做壽是假,查探師弟的虛實是真。戚長發帶了女兒,還有壹個傻頭傻腦的弟子叫什麽狄雲的壹塊兒去。酒筵之間,這狄雲和萬家的八個弟子打了起來,露出了三招精妙的劍術,引起了萬震山的疑心……恩公,妳說什麽?”狄雲淒然搖了搖頭。言達平續道:“於是萬震山將戚長發請到書房中去談論,兩人妳壹言我壹語地說翻了臉。戚長發出手將萬震山刺傷,從此不知所蹤。奇怪,真是奇怪,真奇怪之極了。”
  狄雲道:“什麽奇怪?”言達平道:“戚長發從此便無影無蹤,不知躲到了何處。戚長發去荊州之時,決不會將盜來的劍譜隨身攜帶,定是埋藏在這裏壹處極隱蔽的地方。我本來料想他刺傷萬震山後,壹定連夜趕回此間,取了劍譜再行遠走高飛,是以壹發生事故,我立即備了快馬,搶先來到這裏等候,瞧他這劍譜放在哪裏,以便俟機下手,可是左等右等,他始終沒現身。壹過幾年,看來他是永遠不會回來了,我便老實不客氣,在這裏攪他個天翻地覆,想要掘那劍譜出來。可是花了無數心血,半點結果也沒有。若不是恩公出手相救,姓言的今日連性命也送在這裏了。嘿,嘿,我那萬師哥可當真辣手!”
  狄雲道:“照妳看來,妳那戚師弟現下到了何處?”
  言達平搖頭道:“這個我可真猜想不出了。多半是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,在什麽地方壹病不起,又說不定遇到什麽意外,給豺狼虎豹吃掉了。”
  狄雲見他滿臉幸災樂禍的神氣,顯得十分歡喜,心中大是厭惡,但轉念壹想,師父音訊全無,多半確已遭了不幸,便站起身來,說道:“多謝妳不加隱瞞,在下要告辭了。”言達平恭恭敬敬地作了三揖,道:“恩公大恩大德,言達平永不敢忘。”
  狄雲道:“這種小事,也不必放在心上。何況……何況妳從前……妳在這裏養傷,那萬震山決計找妳不到的,盡管放心好了。”言達平笑道:“這會兒多半他急得便如熱鍋上螞蟻壹般,也顧不到來找我了。”狄雲奇道:“為什麽?”言達平微笑道:“我那毒蠍傷了他兒子的手,必須連續敷藥十次,方能除盡毒性。只敷壹次,有什麽用?”狄雲微微壹驚,道:“那麽萬圭會性命不保麽?”言達平甚是得意,道:“這種花斑毒蠍,當真非同小可,那是西域回疆傳來的異種,妙在這萬圭不會壹時便死,要他呼號呻吟足足二個月,這才了賬。哈哈,妙極,妙極!”
  狄雲道:“要壹個月才死,那就不要緊了,他去請到良醫,總有解毒的法子。”
  言達平道:“恩公有所不知。這種毒蠍是我自己養大的,自幼便餵它服食各種解藥,蠍子習於解藥的藥性,尋常解藥用將上去便全無效驗,任他醫道再高明的醫生,也只是用治毒蟲的藥物去解毒,那有屁用?只有壹種獨門解藥,是這蠍子沒服食過的,那才有用,世上除我之外,沒第二個知道這解藥的配法。哈哈,哈哈!”
  狄雲側目而視,心想:“這個人心腸如此惡毒,當真可怕!下次說不定我會給他的毒蠍螫中。丁大哥常說,在江湖上行走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町無。還是問他拿些解藥放在身邊,這叫做有備無患。”便道:“妳這瓶解藥,給了我吧!”
  言達平道:“是,是!”可是並不當即取出,問道:“恩公要這解藥,不知有什麽用途?”狄雲道:“妳的毒蠍十分厲害,說不定壹個不小心我自己碰到了,身邊有壹瓶解藥,那就放心些了。”言達平臉色尷尬,賠笑道:“恩公於小人有救命之恩,小人怎敢加害?恩公這是多疑了。”狄雲伸手出去,說道:“備而不用,放在身邊,那也不妨。”言達平道:“是,是!”只得取出解藥,遞了過去。
  狄雲下得峰來,又到那座大屋去察看,見屋中眾鄉民早已散去,那管家和工頭也已不知去向,空蕩蕩的再無壹人。
  狄雲心道:“師父死了,師妹嫁了,這地方我是再也不會來的了。”
  走出大屋,沿著溪邊向西北走去。行出數十丈,回頭望去,這時東方太陽剛剛升起,陽光照射在屋前的楊樹、槐樹之上,溪水中泛出點點閃光,這番情景,他從小便看熟了的,不由得又想:“從今而後,這地方我是再也不會來的了。”
  他理壹理背上的包裹,尋思:“眼下還有壹件心事未了,須得將丁大哥的骨灰,送去和淩小姐的遺體合葬,這且去荊州走壹遭。萬圭這小子害得我苦,好在惡人自有惡人磨,我也不用親手報仇。言達平說他要呻吟號叫壹個月才死,卻不知是真是假。倘若他命大,醫生給治好了,我還得給他補上壹劍,取他狗命。”
  自從昨晚見到萬震山與言達平鬥劍,他才對自己的武功有了信心。
  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