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004章 過年
修神外傳 by 小段探花
2018-7-17 17:46
以後的幾日,張才壹家大小都圍著打井轉圈。好在到了第六日,大家期盼已久的水終於給挖了出來,總算是在入冬之前完成了壹項艱巨的任務,大家也都松了口氣。就在張才忙著給挖井人結算工錢,張小龍兄弟三人忙著修葺從田地到井臺的小路時,陰郁的冬雲壓頂,些許鹽豆般的小雪渣從天而降,農家人愛恨參半的冬日終於到來。
第壹場雪下來,寒風也更凜冽,離過年也就不遠了。
張才今年很滿足,給家裏多弄了塊地,又打了口井,以後這塊地不怕天旱,好好的伺候,應該是家裏口糧的主要來源。所以,臨近年關之時,老早吩咐郭素菲多準備壹點年貨,壹家人好好的過壹個年。老嶽母年紀也大了,過壹個年是壹個年,近幾天老嶽母的身體愈發的糟糕,壹天倒有半天是躺在床上的,也不曉得能不能過下壹個年,想到自己的父母,再想到老嶽父對自己的好,他就耐不住火熱的心思,期待壹個圓滿的好年。
農家人的年貨很好置辦,所謂的豐盛也就是式樣多,數量可就寥寥了。其實就式樣而言,大多是平日裏曬幹的山貨,只有極少的東西是張才從很遠的集市上購置的。因為嶽母的關系,張才今年購置了壹些平時沒有見過的食物,倒是讓張小龍兄弟三人眼饞,只想趕快過年早早的品嘗壹點。郭素菲則除了忙乎過年的事物,更多的時間是去村子裏找相熟的親戚,有時也去臨近的村子打探,她關心的事情還是在於自己大兒子的婚事方面。不過,看她有時陰沈有時喜悅的臉色,感覺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順利。
時間在張家人忙碌中匆匆流逝,新年終於就到了眼前。
新年前的頭壹天,正當大家圍著火爐,談論來年的收成,田裏的情況還有張小龍未來的媳婦時。突然聽到村子外邊嘈雜的叫喊聲,外面都亂作了壹團。
“難道是強盜來洗劫村子?”張才腦子裏立刻冒出壹個念頭。不過,應該也不是吧,由於郭莊很小,郭家也是小家族,每家每戶都很貧困,附近居山為王的強盜也從不來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,沒來由今天會過來吧。雖然這麽想,可張才也不敢大意,招呼三個孩子,拿了鋤頭等有鐵的家夥,小心的走出屋子。張家的圍墻是半身高,壹眼就看到了村子裏的情況,村子中,有很多人在聚集著說話,也有人在奔跑,不過沒有不認識的人,雖然人人的臉色都有點驚慌,但居然還能看到壹點的慶幸和幸災樂禍的神情。張才甚是奇怪,吩咐三個孩子回屋,並把“武器”放了回去,自己出門打探消息。張小龍三個人當然不想閑著,也跟著溜達出來,跟同齡的年輕人混在了壹起。
村子裏的人不少,三三兩兩或站,或坐,都在談論壹件事情。張才走到其中壹群正在邊抽旱煙,邊比劃著大聲說話的老漢中間,看到平日跟自己比較熟識的劉鐵匠,拍了拍他的肩膀,說:“老劉,這是怎麽回事兒?咋的這麽亂啊。”劉鐵匠正默默的抽著煙,看到是張才問他話,就把剛抽完的煙在地上磕了磕,重新從煙袋中裝上壹鍋的新煙,小心的點上,深深地吸了壹口,這才沈悶地說道:“老弟啊,妳知道離咱們村八十裏地北邊的壹只眼吧,那個占了西翠山的強盜?”
張才說:“知道啊,那是咱們這裏方圓百裏內最大的賊人,我怎麽能不知道呢?不過他們壹向都是在北邊富裕的地方活躍,咋的?跑到咱們這裏了?”
劉鐵匠又吸了口煙,說:“是啊,妳記不記得前段時間,辛莊的吳先生挖井,挖到了壹箱的寶貝?”
張才恍然大悟:“難道是,他們……”
張才不再問了,他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緣由,財不外露啊,如此顯眼的壹筆巨大外財,被強盜瞄上了,能有什麽好的結果?
旁邊的郭屠夫見張才不問了,就擠了過來,神秘地說:“還不僅僅如此,吳先生剛開始時還心存僥幸,說根本沒有的事,不承認,那壹只眼就把吳先生壹家幾十口人趕到祠堂裏,派人把吳先生的家翻了個底朝天,結果從菜窖裏,井底找到了壹堆的珍寶,壹只眼惱怒吳先生欺騙自己,就壹把火把吳家的祠堂燒了,活活的幾十口人啊,壹個都沒有跑出來。好在辛莊稍稍比咱們強那麽壹點,都是窮人,壹只眼也沒怎麽難為別的人。這些強盜走的時候,還吵吵著讓村民小心,不要報官,否則讓辛莊的人都跟著陪葬。”
劉鐵匠說:“旦夕禍福啊,幾天前還以為自己發財了,現在就滿門滅絕啊。慘啊~”
郭屠夫接著說:“滅門倒也沒有,吳先生的弟媳婦昨日回咱們村看爹娘,今日沒有回去,躲過壹劫,剛才不是有人報信嘛?她才知曉慘劇,找了人前去看究竟,而且,聽報信的人說,山賊走的時候,還拖了個女的在馬上,看不清面目,估計是吳先生的女兒吧,被山賊相中了,掠了上山,也許是做壓寨夫人了。”
張小花兄弟三人早就站在爹爹的後面,聽了村民這麽壹說,沒來由的心中甚寒。平日裏也少聽強盜的險惡行徑,但都是說說而已,以為是故事,現在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,而吳先生也是幾個人見過,小時甚至教過張小花識過幾個字,現在就沒了,被燒成了焦炭,雖然沒親眼所見,可也讓他感到悲傷和害怕。張小花不自覺的摩挲著帶著左手腕的手鐲,心裏暗暗地想:“好在我挖出的不是什麽真的珍寶,即便是,我也決不告訴任何人,以免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災難。”匹夫無罪懷璧其罪,這麽血淋淋的道理就這麽深深地引入少年郎的心裏了。
兄弟三人跟張才說,想要到辛莊去看個究竟,但是張才沒有同意。畢竟馬上過年了,去撞了血光之災,對來年的運道著實的不好,而且辛莊的吳家現在就是壹眼的焦土,慘絕人寰的情景讓人看了害怕,估計官府的人現在應該也到了那裏,去了說不定還會招來壹堆的麻煩。
說著說著,滿村的人也都散了,畢竟人家的日子到頭了,自家的日子還是要過,各掃門前雪的道理,即使是農家人也是懂的。天色已黑,自己的新年也快到了,還是收拾心情,忙乎自己的事情吧。
張才和三個孩子回到家中,看到嶽母和郭素菲圍著火爐烤火,就把辛莊發生的事情跟她們說了,兩個人聽得大驚失色,兩人都祈禱上天,希望死去的亡靈能早早的投胎,也希望自家永遠不要碰上這樣的禍事。直到天色都黑透了,家中都點上了油燈,張小花的外婆還在嘀咕:“旦夕禍福啊,旦夕禍福。”
同樣的新年,今年的郭莊遠沒有以前的熱鬧,夜幕下,只有孩童拿著燈籠嬉戲玩耍,也只有他們不曉得人世間的險惡,放任自己的天性。大多數的莊戶人都像張才壹家,在吃完豐盛的年夜飯,收拾完過去壹年的辛勞,期望新的壹年甜蜜幸福之余,心頭都留有壹絲的陰郁,想想吳先生的遭遇,想想這個弱肉強食的人世間,難免有“我為魚肉”的想法,看著茫茫的世間,卻不知如何能護的自己壹家的安穩。
本應熱鬧喧囂的新年夜就這麽悄然的過去了。不知道村中別的人的夢中是否有幸福,是否有歡樂,或者是收獲和甜蜜,但是張小花有的,只是閃爍,那閃爍似乎有了壹絲的清晰。
農家人的新年其實很簡單,除了相互的拜年就只有遠處魯鎮上的趕集了。每到新年的第三天開始,魯鎮有壹條街就是周圍四鄰八鄉聚集熱鬧的“集”了,大家都穿著新衣服,拖家帶口,帶來腰間稍稍充盈的錢袋,來這裏感受新年的氣息。
張才壹家人,除了郭素菲要在家照顧張小花的外婆,張才帶著的三個孩子來魯鎮趕集了。
魯鎮離在郭莊的南邊,離郭莊有三十來裏。
魯鎮的街道本就不多,平日裏也沒有太多的熱鬧供人分享。好容易趕上壹個新年的集會,大家把積攢了壹年的活力都拿了出來,把魯鎮的壹個街道生生的擠出了個痕跡。這是壹個南北朝向的街道,街面比較寬闊,看來是魯鎮的主要街道了,街道兩面有不少的商鋪,不管是做什麽生意,生意都是很好,大門都開得大大的,不少的人進出,店裏的夥計站在店內和店外招呼著來往的客人,還有很多的遊販挑著各自的壹套小生計,擺在街面上,不停地大聲吆喝,招攬著眼前穿梭的人流。平日裏如果店鋪中的夥計看到有人擋住了門口,壹定會招呼著趕開的,但今日是個例外,都是出來找活路的,為了討新年的頭彩,大夥不會紅臉傷了和氣,甚至見面都會相互祝福好彩好彩。
這樣壹來,本就不太寬敞的街道,就愈發顯得擁擠了。而隨著爹和哥哥來趕集的張小花就更不知道眼睛往哪裏看了。